钟楼:海口岁月穿行中的时空小站

2012-02-20 16:11:5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钟楼:海口岁月穿行中的时空小站

海口老街老凉茶店。

钟楼:海口岁月穿行中的时空小站

古旧的骑楼是老海口凝固的城市记忆。

今天的钟楼是一座红色单体塔式建筑,位于海口市海甸溪南畔人民桥西侧的绿树林中。钟楼位置较原址北移了三十米,落成于1987年12月15日,半年后,海南建省。

现在看到的钟楼是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占地约25平方米,楼高27.3米。在尽量仿造旧钟楼的形状轮廓的基础上,增添地坪标高,设置步级、花台,外墙为仿红砖瓷片贴面。钟楼顶端的冠状饰物略有改变,采用上海555牌电子钟,钟面较原来略有缩小,大钟设在第6层,四边钟面由直径为2米的塑料块形成,时针长0.53米,分针长1米,每30分钟报时一次,报时由扩音机分四个喇叭播出电子音乐,音色浑朴、婉转、清楚。“古钟新声”乃是海口八景之一。

海南民间学者青龙剑先生说,历史上长堤路一带曾是海南人漂洋过海的地方,多少年来,钟楼维系着琼籍华侨无限的乡思情结。而钟楼的设计也始终不忘钟楼的华侨文化元素,当时设计出新钟楼的图纸后,海口市委市政府要求不但要做到市民认可,而且还要求交给华侨代表审查,做到华侨认可。上世纪40年代归国的印尼华侨莫先生回忆起钟楼依然感到无比亲切。“当年从岛外坐船归来,远远看到钟楼,就知道到家了!”

永恒钟声响彻过去和未来

新钟楼,像建筑的榫头,新钟楼的迁建在历史转折处连接着从所城发展而来的省会。她矗立于拥有光荣历史的得胜沙,北向临溪望海,隔岸是万家灯火、气象日新的海甸岛;南倚长堤路,像是海口百年旧城和府城千年故都的咽喉,得胜沙路、新华路、博爱路、中山路等海口老街从空间上汇聚于此;往东,次第是人民桥、和平桥,遥通南渡江;往西,则有长虹卧波、飞龙饮涧的世纪大桥,良顷千亩八方开放的万绿公园……一直到世界宾朋纷至沓来的假日海滩。

钟楼四面就像四只眼睛,日夜守望着这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日新月异的滨海椰城。她的钟声虽然单调,却因其反复,便有了永恒的品质,里面该蕴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往事,又饱含了多少和谐幸福的祝福和期待。

钟楼落成至今,几近八十个春秋,几经风雨世变,或毁或迁,依然无悔为这个古老而新鲜的城市报时。

世道沧桑、天道盈虚,如果钟楼有记忆,她一定还记得,她诞生的那年春天,蔡廷锴师抵琼驻海口;一定还记得4月29日晚有一把火烧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七间屋子;一定还记得,那年7月6日,市政厅重申禁止男子蓄辫、女子缠足;一定还记得,蒋光鼐牵头筹资捐建中山纪念堂;

光阴荏苒,岁月绵延,她一定记得海口银行被驻市国民党军抢劫一空;记得陈汉光劝募海口港经费,却应者寥寥无几,无奈工程暂停;一定记得日机轰炸海口、府城;日军“铁鸟机”在大英山机场野蛮邪恶地起降;记得日军在得胜沙猎杀智障人取乐的事;一定还记得五层楼的故事、何家大院的故事;记得解放前夕百年洪灾后,得胜沙等街道没膝的潮水;一定记得将白沙门海水染红的英雄鲜血;记得红旗终于插遍整个海南岛;记得海南建省的日子;记得从全国各地潮涌而来的怀有创业梦的闯海人;记得达维台风把你的一根分针吹坏……

海口钟楼,从历史纵深走来,色彩明丽,造型却内敛而不夸饰,你那饱含的生活、世俗、旅游、休闲等诸多品质,足以使你成为一个与海口风雨同舟的住户,使你注定要成为海南一张经典的小名片。

来源:新华网 编辑:冯媛

编辑: 冯媛  标签: 海口钟楼 1927年 何家大院 岁月 五层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洛阳老人淘宝不明怪石

日本街头井盖上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