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汉玉凳假拍事件各方表态 拍卖公司称未成交

2012-02-01 14:32:0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对此,“中嘉拍卖”称已接到北京市文物局通知,要求其尽快上报关于“汉代玉凳”拍卖全程的情况说明,公司已于1月31日按期上报。

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市文物局尚没有对“2.2亿元"汉代玉凳"涉嫌假拍”事件做出最终结论。

不少业内专家和知名文化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2亿元"汉代玉凳"涉嫌假拍”事件实际上集中反映了目前我国拍卖市场的一些乱象,有关整治迫在眉睫。

知名文化学者吴树认为,这反映出中国文物鉴定业已陷入万劫难复的困境。近30年的全民收藏运动导致中国文物市场上的赝品逐步实现高科技制假、高手段营销、高利润回报,而我国没有完整的鉴定体系,没有不同类型文物的鉴定标准,更没有科学权威的鉴定机构。

著名画家韩美林告诉记者,一些知名拍卖公司公然拍卖署名自己的伪作,很多买家倾其毕生积蓄买到赝品后纷纷找他控诉,甚至瘫在地上,他不忍心艺术爱好者蒙受损失,不得不为其再创作一幅真品。

韩美林当着记者的面拿出近几年收集的上百幅假画说,每年到他住处求证“韩美林画作”真伪的收藏者多达数百人,但最多不到3%是真迹。“这些年拍卖行知假拍假越来越多,给不少买家造成损失甚至家破人亡,我只能苦笑。”

对愈演愈烈的拍卖乱象,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于去年正式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公约规定,不知假拍假、坚决杜绝“假拍”行为。

然而,就在公约发布第二天,原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公司就在“2011年夏季拍卖会”上公然拍卖被韩美林认定为赝品的画作。

记者看到,在这场拍卖会的预展图录上,假冒韩美林的画作《旺兔》《小狐》《猴》以及雕塑《奔牛》赫然显现。其中,《奔牛》以78200元成交,《旺兔》《小狐》和《猴》流拍未成交。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陈兴保等专家建议,建立艺术品评估体系,即成立国家级艺术品鉴定机构指导拍卖评估,由权威专家鉴定与科技检测相结合,并全程公证。同时,为保证拍前鉴定的独立性,鉴定师不应与任何拍卖公司存在合同关系。

针对拍卖法的修订,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建议,修改该法的适用范围,由只针对拍卖企业到涵盖卖、拍、买三方在内的拍卖行为;第六十一条应补充“买受人在拍卖成交后若有证据表明拍品有瑕疵,可按一定方式退换”的内容;对虚假鉴定、联手做局等涉嫌欺诈行为,除民事责任外,须加入刑事处罚。

张宁认为,大众传媒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制造噱头对“天价拍品”肆意传播,而应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在对拍品成交额数据进行核实后再向社会公布,以防助长拍假者的气焰。(记者周宁、李德欣、岳瑞芳、万一采写)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少虎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汉代 拍品 拍卖公司 目鉴 拍卖企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春节长假综合症全面暴发

花灯上市龙灯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