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客流量空前 经境内外“曲线回家”成热选
2012年为期40天的春运即将到达运力最高峰,此间将有31.58亿人次的人口流动,比去年增长9.1%,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道路水路客运量将达28.89亿人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2.35亿人次,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将达3488万人次。
今年春运客流量大,超过了运能的支撑,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近日分析说,今年春运有三个特点:一是客流量大且高度集中。而且由于元旦、春节相隔较近,节前客流将高度集中。二是地区客流分布不均衡。节前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客流量大,节后四川、重庆、河南、湖南等地则是客运压力较大的地区。三是春运正值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容易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气。
如何确保今年的春运运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方面均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铁路:运力缺口日均达200万,将加开客车、停货保客
春运40天中,全国铁路日均运送588万人次。但目前铁路日均客运能力仅382.1万,与需求之间相差200多万,将近一半。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表示,2012年铁路春运客流十分旺盛,运输需求与运输能力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节前、节后铁路总体运能均超过历年。
春运期间,铁路增开131对客车,这样全路日均开行图定旅客列车就达到2064对。节前,增开32对直通临客,总数达到279对,节后,安排直通临客303对,同比增加17对。
同时,今年一些新开通的线路如京沪高铁和新投入使用的动车组等装备,将首次迎接春运考验。其中,京沪、武广等高铁除了加密开行或重联运行,还将适当延长运营时间,必要时增开客车以提高运能。京哈、京广线将增开新造的CRH5A型动车组列车,并尽快投用新造的直供电客车。
另外,春运期间主要铁路干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安排施工,以保证旅客运输畅通。行包专列和部分行邮专列在节前10天、节后15天之间停运,“停货保客”。为提高运能,原则上临客和部分紧张方向客车实行硬卧代硬座,部分列车在必要时将行李车换挂为载客车辆。
铁路运力普遍紧张,但高铁和动车组车站运力较为充足。如北京南站,列车方向主要为京津和京沪,日开车170对,可以满足春运期间发送284万人的运力需求。
公路水路:运力相对充足,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
据交通运输部门预测,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水路客运量将达28.89亿人次,为历史同期最高。其中道路客运量为28.45亿人次,平均每天7110万人次,水路客运量为4350万人次。
春运期间,道路运输方面将投入84万辆大中型客车,每天发送班次260多万个。水上客运投入的船舶为1.3万艘,提供的客位大约在62万个左右。总体来说运力相对充足。
据了解,1月8日至13日春运6天,福建省道路水路客运量(含对台海上客运)达1173.83万人次,总体安全、有序,无一名旅客滞留。
上海市今年春运将发送325万人次,公路长途客运预测发班13万班,基本满足旅客需求。据悉,高峰期上海市将对铁路票源紧缺的四川、湖北等以及江西、福建等长三角地区热门班线加开1.1万班次加班车,必要时出动100辆应急客车。而位于珠三角的深圳宝安区公路汽车运力充足,提前三天基本都能买到返乡汽车票。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经过开展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根据客流实时监控的动态,主动加强与其它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加大对车站、机场、码头和大型活动场所的城市公交运力的投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