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成广州两会热议话题
围绕“校车问题须由政府投资”形成两大阵营
委员:学生数量多、接送需求大、交通堵塞严重等现状不容忽视
在正在召开的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魏跃容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整合公交资源,解决广州市校车运力不足与管理隐患》的建议。魏跃容在建议中指出,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与校车相关的人员伤亡事故,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究其根源,在于现有校车运力不足而不得不大量地由其它车辆临时充当校车的角色,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社会上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政府补贴、建立专门校车车队的方式。”魏跃容认为,从现实来看,这些解决方案在目前的可行性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学生数量众多,同时接送则校车需求量巨大,分批接送则时间上不允许。根据广州市教育局的统计数字,目前广州在园幼儿数约30万人,在校小学生数约80多万人。针对如此众多的学生建立一支专门校车队伍的成本,以及可能造成的交通压力,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校车的数量和采购上,并不具备可操作性。二、财政压力大,资源闲置矛盾严重。如果对校车的购买和运营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按照每辆校车采购价保守25万元、每辆校车运力55名学生计算,再考虑到对司乘人员的需求和工资等支出,存在政府财政压力大、司乘人员缺口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要解决校车的运力不足与潜在管理隐患,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数量多、接送需求大、交通堵塞严重的现状,同时充分考虑财政压力、交通压力等约束条件,务实地提出解决方案。”魏跃容对记者说。
为此,魏跃容建议:首次按需在在中小学上下课时间,建立沿线公交与中小学的挂钩联动机制,开设学生专车(专列),专门等候和接送学生;在地铁、主要公交转车站设置专窗、专列,以及专人引导,指导学生搭乘学生专车。由于该举措与上下班高峰期错开,利用的是公交的剩余运力,加上目前BRT和公交专用道可以有效为校车专车提速,既减少了路面车辆,又不会对高峰期交通造成明显的冲击;同时,在公交不能覆盖的边缘地区,适当调配一定的专用校车,同时积极引入合适的企事业单位车辆参与特别时段的学生接送;另外,需要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由多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加强统筹和协调,不断优化整合措施。由于该举措是利用现有成熟公交体系对现有人员和车辆进行管理,因此,协调整合的管理成本低,见效快。
教育局长回应:解决校车安全问题需要分“四步走”
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文员们的关注,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回应表示,广州解决校车安全问题需要分“四步走”解决,最快在上半年内完成摸底工作。
“校车安全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司机的安全意识,一个是人员超载。从广州备案的校车来说,质量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司机的安全意识和驾驶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教育培训。”屈哨兵告诉记者,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广州将分四步走:一是要摸清楚全市到底有多少学童要坐校车;二是要知道需要多少校车以及什么规模、类型的校车,统一校车的配置标准,是20座、30座还是40座;三是配置校车需要多少钱;最后就是谁来出钱购置校车。
“目前,广州市教育局已经会同相关部门对前两个问题展开摸底调研,后两个问题还未进入议事日程。摸底工作最快今年上半年内就有结果,到时我们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屈哨兵说。
屈哨兵表示,为确保校车的质量,广州教育局还计划加大校车的安检密度,从每年一检变为每季(度)一检。
来源:法制网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