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成广州两会热议话题

2012-01-09 16:37:44 来源:法制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围绕“校车问题须由政府投资”形成两大阵营

“广州现在有多少辆校车,车辆的配置标准有没规定?”、“政府有没有对校车配置设立专项资金?”、校车本身在安全方面就有很高要求,应当由公交公司经营管理”……1月6日,在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各部门为人大代表集中“摆摊”问政活动刚开始,来自广州各区代表团的多名代表先后坐到了广州市教育局的摊位前开始了咨询。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1月份的甘肃校车事故到最近花都神山小学生受伤事件,让“校车”纳入全国人民的视野,如何解决校车问题,不乏声音建议。正在召开的广州两会上,如何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人身安全成为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并因为“解决校车安全应该由政府投资解决”这一论点形成了观点鲜明的两大阵营。

为此,有政协委员建议:要解决校车的运力不足与潜在管理隐患,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数量多、接送需求大、交通堵塞严重的现状,同时充分考虑财政压力、交通压力等约束条件,务实地提出解决方案。

“政府投钱责无旁贷”PK“不能一出问题就由政府来买单”

记者注意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如何规范校车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幼儿及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的讨论中,就“校车的安全和投入是否应该由政府承担”这一论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大阵营。

“民办学校采购校车,一方面得不到政府和社会资助,另一方面营运又无利可图,那学生怎么才能坐上放心的校车?”以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校车牵扯面太广,所需资金太大,现在各级政府在国家校车征求意见稿具体意见未出台之前,不会有所动作。他认为校车的安全问题,政府责无旁贷,理应投入资金,也可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再就是学校出资一部分,几方面结合来推动校车的安全。

而在教育行业已工作了10年的政协委员戴秀文则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一出现问题就由政府买单的办法欠妥,关键是找出问题的根本性原因,综合整体治理。只有从管理源头规范、中间过程监管、后续措施保障全过程控制,才能真正将安全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低限度。”

为此,戴秀文提出了具体的设想:首先要引导学校按照《义务教育法》就近招生,让学生在“安全距离”范围内上学;其次是提供寄宿条件,让学生直接住在学校,减少出行几率;还有就是提供安全规范的校车。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还听到了另外的声音。作为广州几大公交车公司之一的新穗巴士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总监、广州市人大代表叶雪文建议,“校车本身在安全方面就有很高要求,应当由公交公司经营管理。相比学校自办管理校车,由公交公司经营校车更安全、更省钱、更专业,是‘一举多得’。 ”

“校车管理涉及车辆技术、安全服务和营运调度等专业技术,公交公司作为公益性的交通管理专业公司,拥有成熟的交通组织和管理经验。”叶雪文则建议,由公交公司经营管理校车,车辆购置费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营运服务费用由地方财政和学校共同承担,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每条公交线路配置一辆校车,定时发班;校车设定严格的保养计划,并存档备查。此外,要对驾驶员建档管理,统一着装,进行专门培训,常规考核,聘请家长代表作义务监督员,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编辑: 冯媛  标签: 校车 安全距离 校车问题 热议 安全服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龙年春晚十大看点大揭秘

企鹅“探访”南极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