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新闻媒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国日报走基层
云南打响“耕地红线”保卫仗
2011-09-07 13:35:27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云南打响“耕地红线”保卫仗

大理海西建设的优质水田

云南打响“耕地红线”保卫仗

建在大理海东山地的技师学院

洱海将大理盆地一划为二,沿苍山脚下一直到洱海是海西区的万亩良田;海东区除湖滨带外,则是土地贫乏、水源匮乏的山地。从地理地貌来说,海西当然风光迤逦,物产丰茂,极适人居。故从千年以前的南诏、大理古国至今,海西自然人文荟萃“山水田园一幅画”。

城市化的浪潮同样不可阻挡地来到了洱海区域,据大理州委书记刘明提供的数据:2020年大理城市的规模,将从现在的39平方公里扩展至15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75万。这个浩大建设工程的用地,向何处去讨要。

刘明说,从2006年开始省、州政府就大理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规划,最终提出了“保护洱海、保护海西、开发海东、开发凤仪”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个思路,保护海西首先就是保住这里的13万亩耕地,保住了民生,也保住了千年的古国农耕文明,保住了白族传统文化;开发海东,就是将城市发展引导向海东山地,向荒山要地,要城市发展的空间,实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向着山坡走,天地留给子孙耕”。

云南省山区、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坝区(盆地、河谷)仅占6%。全省耕地为9365.84万亩,而优质耕地尽在6%的坝区。随着城市化快速的进程,如同大理一样,全省各地城市建设用地与民争良田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是云南耕地保卫战的来由。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反复地说:“没有土地,我们拿什么向历史交代?”“保护好坝区耕地,关乎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大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社会共治 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
>> 详细

各地新闻
>> 详细
点击排行
  平易近人中更显大国领袖风采——俄罗斯友人眼中的习近平
国信办将严打网络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