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连军医陈重红
|
人物小传:陈重红,重庆市长寿区人,现任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二连军医。1968年9月出生,1987年10月入伍,就读军校期间入党。1993年7月进藏,1999年来到二连工作,迄今已12年。
陈重红,中校军衔,二连最老的兵,用他自己的话说“自从来到二连,连长就经历了7、8个。”
1987年从老家入伍时,老陈是在云南当兵,后来在部队坚持学习,三年后如愿考入了广州的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分配的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做医生。老陈说他之前通过电视、书籍等方式对西藏有一定了解,毕业实习时有西藏的同学,从他们那又了解到西藏很需要人才,就志愿来到这里工作。
现在药品丰富多了
老陈是二连唯一一个医生,全连人看病都得找他。他每天都和大家生活在一起,哪个战士身体有什么问题,他都一清二楚。
12年前他刚来二连时,连队储备药品数量和种类都比较有限,也就是装“两、三个纸箱”。而且那个时候由于路况很差,物资运输也比较困难,使用过期药是经常事,他甚至使用过“上面印着毛主席语录、年龄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药品。
道路条件差也给伤员运送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陈医生清楚地记得,在1999年时连队有个战士右腿不慎摔成骨折,他带人用担架抬了6个小时,走了整整15公里才把这个战士护送到上级卫生队进行治疗。
老陈说,现在连队的药品从数量到种类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能装上10个大箱子”,平常的感冒发烧,胃炎、急性肠炎,以及常见创伤都可以在连队治疗。无论是战士还是附近村民,头部,腿部等部位受外伤的情况较为常见,他们都会在老陈这里第一时间得到清创缝合处置,避免了因出血量大而可能造成的危及生命。
藏族女孩的汉族名字
二连,确切的说就是老陈,这些年来一直给驻地周围村庄的藏族百姓免费看病,并且定期到附近村中巡诊。老陈和当地百姓的关系极好,每次下村子,村民们都会请他去自己家里做客、喝茶,拿出自家的鸡蛋、桃子等给他吃。
老陈说前些年他几乎就是这个地区唯一的正规医生。近两年地方上医疗条件有了改善,但现在每年找老陈看病的村民也得有100多人。
“村上有些(大夫)还是赤脚医生或者半路出家的,药品也比较简单,比不上部队,”他告诉记者。
2009年时,一天半夜,一个当地藏族群众跑到二连,说家里有人生小孩难产。当时老陈顾不上自己腿伤还没好,二话不说拿上药箱带着卫生员赶到村民家。据老陈回忆,当时产妇的情况已经很危险。
“这个妇女看上去已经十分疲倦,如果不及时处置,可能大人小孩都保不住。”
老陈及时采取了注射催产素等手段,最终产妇平安地产下一女。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老陈又守在母女俩身边好几个小时,直到天亮确认没有问题才离开。
当时孩子的父母说什么也要老陈给这个新生的藏族女孩起个名字,说要是没有老陈,孩子不可能这么顺利的来到这个世界。老陈说他不太懂藏族同胞起名的方式,就说“给孩子起个汉族名字叫‘拥军’吧”。从此,这个小生命就有了藏族和汉族两个名字。
老陈告诉我们,现在这个小女孩很健康,平时在村子上也经常看到她可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