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禁烟令成为一纸空文>利益博弈
全面禁烟 谁是最大阻力?
2011-01-05 16:13:1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自2011年1月起,新的禁烟措施将在国内各地执行,但是不得不质疑的是,在北京等大城市都很难执行到位的措施,各地的执行力又如何呢?

今年五月,在卫生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消息称,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而之所以制定这一政策,则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提出的目标。

消息一出,很多人为之叫好,比如一位广东的网友就说,“乘电梯多次遭遇烟民吸烟,让人难受的无法呼吸,但是,吸烟者却是谈笑风生,洋洋自得。规范吸烟,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一个国家进入文明的体现,自觉遵守在公共场所吸烟,也是公民文明素质提高的体现。”

失败的样本

在北京,有关禁烟的规定早在2008年就出台过。当年四月初的《北京日报》就曾刊登,“《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已经2008年3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其实,这一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100天执行的“禁烟新规”,并非是第一次禁烟。早在1996年5月,北京就已经正式施行《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然而在现实中,禁烟的规定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在安定门内大街的诸多家常菜餐厅里,烟雾缭绕,餐桌上分明摆放着“禁止吸烟”的告示,但饮酒畅谈的食客们很多并不在意。店家普遍表示,“生意要紧,我们也没办法,您就克服一下吧。”

在天安门广场上,在地铁站里,在长城脚下,这些人来人往的地方,就更容易看到吸烟行为和随地乱扔的烟蒂。由于巨大的人口流动规模,使得这一项禁烟规定执行得十分困难,两年多过去了,它似乎已经成了“鸡肋”。

以至于有门户网站对此曾专门做了专题调查,“北京禁烟会流于形式吗?”众多网友参与了评论,有的说,“北京禁烟,奥运前能,奥运后难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还有更多人唱反调;有的说,“吸不吸烟是个人问题,比如我的一百元钱,如果我乐意,我可以扔了,国家难道立法说我不能扔,或者我不能在什么地方扔吗?”;还有的说,“吸烟有何不好?那年不是我吸烟早就染上非典了!吸烟有杀菌之功效”。

很显然,前者完全弄错了禁烟的目的,公共场合禁烟不是出于怕你乱丢烟蒂,而后者则更是错,因为禁烟不仅仅涉及到你个人的健康,还包括周围人群的健康问题。

相比中国,我们的近邻日本在禁烟方面就做得比较出色。首先,大部分日本国民比较自觉,在日本公共场合,很少看到吸烟的人。此外,政府在电车站、飞机场修建了很多透明的“小房子”,这就是专供烟民吸烟的隔离空间。即便是在露天的地方,政府也在某些地方特别划出一个区域,供烟民集中吸烟。这不仅仅照顾到了普通民众不被“二手烟”侵害,同时也照顾到了烟民的需要。

对于中国而言,2011年就要到了,新的禁烟措施将会在国内各地执行,但是不得不质疑的是,在北京都很难执行到位的措施,在各地的执行力又如何呢?

禁烟的必要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素质差异巨大的国家而言,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政府在公共场合禁烟的初衷?禁烟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措施,它涉及到的是健康、安全,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如何能让更多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则更加重要。

资料显示,中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有3亿到3.5亿的吸烟人群,但遭受被动吸烟的人数高达5.4亿。在中国,男性的吸烟率超过50%,每年由于吸烟造成的死亡达到约120万。

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各省市即将全面禁止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仍旧不明白政府为什么在公共场所要禁止吸烟,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学外国,做一场秀。所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禁烟措施的执行背景和原因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吸烟对健康十分不利。资料显示,烟,属于一种十分特别的空气污染。香烟的烟雾及烟油中的污染物毒性很大,而且种类多。据估计在香烟的烟雾及烟油中至少含有750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尼古丁、焦油以及氧化碳等,而尼古丁属高毒化学物质。

为了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在香烟上加了过滤嘴等,但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不吸烟是保证健康最为可靠的办法。新的禁烟措施虽主要针对公共场合,但本身也是对“吸烟有害健康”这一概念的强调。

其次,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使本人深受其害、污染空气,而且对周围的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是对其健康的一种伤害。对于吸“二手烟”的人来说,他们受到的危害甚至更大。资料显示,当吸一支卷烟时,要散发出2000毫升烟雾,含有害物质约300多种,其中致癌物质40多种,促癌物质10多种。在弥漫“二手烟”的屋子里,内毒素浓度是无烟室内的120多倍。

研究显示,“二手烟”环境下产生的内毒素是所有内毒素中对人体的副作用最大的一种。大量吸入“二手烟”后其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有益的脂蛋白,如果其浓度降低,可影响心血管正常功能。

此外,二手烟中所含的粒子尤其危险,因为在停止吸烟后,这些粒子仍能停留在空气中数小时,可被其他非吸烟人士吸进体内,亦可能和氡气的衰变产物混合在一起,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伤害。

除了健康的因素以外,公共场所能否禁烟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素质高低的具体体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要素中很迫切的一项是国民的综合素质。具有高文明素质的人应该在任何地方行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关心、维护他人利益。

只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并不主动去了解禁烟的原因,甚至知道了也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有很多吸烟者面对公共场所“请勿吸烟、禁止吸烟”的标示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于是,禁烟政策不断翻新的同时,结果却是屡禁不止。

为何屡禁不止

一直以来政府对公共场合禁烟的措施都在不断加强,但效果并不明显,大有禁而难止的迹象。

拿北京禁烟政策来说,首先在执行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难题。现行的公共场合禁烟政策,在执法主体上就有模糊地带。执行者是北京市或区县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还是经前者委托的市或区县的卫生部门,并不清楚。

对此,有环保人士指出,“由于北京市或区县的爱卫会办公室不是政府机构,没有行政处罚权,即使其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也缺乏法理上的依据。加之两级政府爱卫会办公室的人员、经费都很有限,实践中监督处理也很难。”

再者,禁烟政策有很大的一部分针对的是单位,而非个人。比如,如果客人在餐厅吸烟,商家只能劝说,没有其他手段,但最后受罚的却是商家。这也是现实中执行的困境。

而在以往执行禁烟政策过程中,抱怨很多的还有经费问题。北京保护健康协会会长、原北京市政府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张熙增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历史看,“1996年规定”执行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该规定很“软”,执行主体缺乏经费支持。

尽管如此,来自政府方面的努力其实一直也没停下来。为保护我国公民免受烟草烟雾的危害,我国政府已于2003年10月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5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是,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与全面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尚无专门的全国性控烟法律;地方法规位阶比较低,禁止吸烟的场所有限且不统一,可操作性不强,不足以起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对此,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杨青曾表示,卫生部一直在积极倡导通过立法来全面控烟,但“还有一个过程”。

另外一个方面,在宣传方面也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迄今为止,我国仍没有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再有,相关部门并没有花时间向公众解释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到底为什么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有网友撰文戏称,“希望政府在宣传上多下工夫,只需拿出办奥运、办世博之万分之一的努力,就可见成效了。”

最后,禁烟难的问题又回到了公民素质的问题上。禁烟一事说到底还是需要依靠公民自我意识的提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诸多弊端。

除去素质之外,其实还需要人与人直接的关爱和一些责任心。比如人们要学会对他人的关爱之心,还要有一种致力于对社会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改善的责任感。或许缺少了关爱和责任感,再多的政策规定都很难执行到位。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任超然)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辉煌“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 详细

各地新闻
全国铁路11日零时起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据报道,目前各项调图准备工作已全面部署和落实。据了解,调图后全路有多条新建线路投入运用,新增运力资源之多,客货列车变化之大,涉及调图覆盖面之广,是近两年多次调图没有过的。>> 详细
点击排行
  胡锦涛: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腐败案件
湖南严禁公安机关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