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国际路径观察
与会专家认为,贵州绿茶要想真正形成十年千亿目标,想茶业强省华丽转身,需要跳出地域的局限,置身在国际视野中去观察。
这为黔茶出山提出了另外一个路径和思考方式。
观察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看融入国际化的程度。
在贵州茶产业发展中,国内市场尚没占领,更别遑论国际市场。
当前,贵州绿茶在出口过程中,更多走的是秋茶的低端路线,出口也多为非洲等经济发展滞后国家,无法整体提升经济效益。
而在其他茶业大省,茶业出口正在稳中有升。云南普洱,浙江龙井和福建铁观音等已经逐渐打进国际市场。
虽然其他茶业大省的茶业出口量和开放度大于贵州,但并不是说贵州就缺乏机会。
早在2008年,中国就以出口量高达22.3万吨,为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在其中,出口多为绿茶。而在茶业大省中,云南普洱和福建铁观音等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
当贵州茶到了2015年,将形成强大的绿茶规模方阵。
一个利好消息是,目前,红茶占全球茶叶贸易的四分之三,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红茶产量急剧下降,绿茶需求相应上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现在,绿茶被认为是绿色饮品,欧美一些国家的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绿茶,随着其他国家对绿茶需要量的增加,将为中国扩大茶叶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贵州绿茶在其中必然获得更多的机会。
即便从世界需求看,随着贵州绿茶通过技术加工发酵转红茶形成规模后,也能切合偏重红茶的世界市场需求。
放眼世界版图看,走绿走红,贵州茶业都将游刃有余。
更为重要的是,贵州省委、政府越来越注重开放,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多次强调,贵州的经济要加大开放力度,走开放发展之路。
这就要求贵州茶在现有的基础上,多从全球视觉出发,变饮茶的单一渠道,形成吃茶、用茶等健康领域如茶多酚等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开发上来。
徐嘉民说,站在国家化视野看待贵州茶产业,十年千亿产值不再是一个虚幻的数字,专家们根据初步估算,以下产业将助贵州实现茶业强省梦:
500万亩茶园到2015年全面上市,茶青产值以每亩6000元计将达300个亿;二次加工提升的附加值也将超过300个亿;而在第三产业中,茶园观光,茶旅游,茶馆休闲,绿色茶饮消费渐成潮流,占据产业链终端的第三产业,依托贵州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将全面带动贵州茶的全面发展,按照规划,5年之后,全省茶叶专卖店将要达到1万家,单店平均年营业额150万元,销售总额就达150个亿;全省规模以上的茶馆1000余家,10年后扩大到5000家,每家茶馆平均营业额200万元,就是100个亿。加上产业链延伸,茶餐饮、茶旅游等,综合收入将达400亿元。三项累加,贵州茶业未来十年实现千亿产值不再是梦。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记者 苏江元 实习记者 赵凯)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