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专业标准直面教育热点问题
2011-12-15 14:29:51      来源:法制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当前教师队伍问题凸显

“人人都希望获得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最关键的前提是有优良的教师。有了优良的教师,即使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对弱一点,对于教育品质来说也无太大的影响;没有良师,其他条件再花哨都等于零。一个典型的例证是,曾经有所仅在一棵树上挂块黑板的小学,由于老师的优秀,培养出了数十名优秀学生。而如今不少漂亮的农村校舍却因教师力量不足而招不到学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记者分析此次三大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时说。

储朝晖认为,目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很优秀,有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些教师没有更新知识的动力。

“从全国情况看,教师整体素质的问题还十分严重。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配备不齐,或存在某些学科跛腿的现象;教学生‘学会’的教师多一些,教学生‘会学’的教师相对来说太少了;不少教师分析知识尚能到位,研究学生却远远不够,难以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大量教师不能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反思,不会自主成长。”储朝晖说。

储朝晖继续分析说,教师业务提升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僵化,唯学生的考分是瞻。现在分数不仅成为学生的命根,也成了老师的命根。这不仅摧毁了学生,也摧毁了教师,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真正杰出的教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行政化管理密不可分。

“很多问题都是行政管理导致的,如果用行政管理的标准去管理教师,就容易让教师只关注好的学生,对差的学生有偏见或者歧视,这些当然有教师自身的问题,但是跟整体的教育制度有关系。用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只有采取这种行为、这种教学方式才能成为行政领域的优秀教师。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单一化的教育、灌输式的教育都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单一评价系统造成的,这不是教师个体能做的事情,而是改革整个教育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包括整个教学环境、学校环境。”熊丙奇说。

对于此次标准中突出体现的“师德”问题,熊丙奇认为,“师德首先是职业道德,教师首先要回归教师职业的本质。如果我们不是以教师职业的本质去评价师德,那么做到师德是不容易的。我们应该要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去对待,那么就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问题、要解决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问题、要缓解教师的压力,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职业吸引力,通过这种职业吸引力来让职业规范在职业人群上体现。但现在我们在建立职业规范时没考虑教师职业本身的吸引力,所以教师现在面临很多非教学压力,职业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 详细

各地新闻
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详细
点击排行
  两部委:元旦春节困难群众补助标准比去年提高一倍
官员称地方重视GDP及民众意识落后导致打假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