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国务院发布《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务院14日发布了《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国务院督查组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明查暗访
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安排部署,11月8日至10日,以国家质监总局蒲长城副局长为组长的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组对广东省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查。广东副省长、省食安委副主任雷于蓝出席汇报会并向国务院督查组汇报广东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安办主任李捍东陪同检查并出席反馈会。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全面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为加强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日在北京成立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分别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对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提供技术咨询和政策建议等。
国务院:“严”字当头整治食品添加乱象
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国将督查各地开展食品安全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记者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督促各地全面落实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部署,在各省(区、市)自查的基础上,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组成的8个督查组开始对省区市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由财政全额保障。评估中心作为国家级专业技术机构,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交流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技术支持工作。
>>>卫生部
卫生部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卫生部10月27日举行部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陈竺在会上讲话指出,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主动承担法律规定卫生系统应当履行的食品安全职责,尽快建立相应的队伍和体系,从“大卫生”的角度,推进地方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沟通协调,加强能力建设,发挥县级疾控中心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面的主体作用。
卫生部食堂公示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公告
近期,本市卫生监督机构对卫生部食堂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卫生部在职工用餐场所张贴了“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公告”,对食堂使用的泡打粉、蓬灰等4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用法、用量进行了公示。
卫生部拟组建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专家委员会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和应对处置能力,完善卫生系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应对处置工作机制,卫生部办公厅26日发出《关于请推荐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以及有关院校组织推荐委员候选人,并于8月15日之前上报。
卫生部拟禁止婴儿奶粉广告和减价促销
卫生部网站昨天公布《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如果《办法》获得通过,包括婴儿奶粉在内的母乳代用品将禁止发布广告或减价促销,并禁止在医院内以任何形式进行推销宣传。此举是为了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卫生部攻关地沟油鉴别方法 已成立专家组
按照国务院食安办的统一部署,卫生部组织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制定了“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并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检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
《速冻面米制品》新国标发布 金葡菌将可限量存在
卫生部24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在近期几大速冻品牌食品因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下架的背景下,因有条件允许金葡菌限量存在,新国标引来议论纷纷。卫生部专家称,新国标更加科学合理,并没有降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