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中关村电脑卖场存欺诈 消费者花高价难享高品质
2011-10-31 16:38:25      来源:中广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记者:但是我觉得也没有明码标价,里面内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还以为直接过来N53。

店长:我们这边不是有网吗?可以在网上随便一个N53。这么大一个机器都让你看能不能用吗?

记者:你能给我介绍吗?

店长:好的话肯定是好,看你什么价位,性价比高的。

记者:你们也没标价格。要是说厂家标配把价格标上。

店长:那都是媒体报价,也不可能拿那个价格买。可以在这个官网查一下媒体价格,我再给你优惠就可以了。

记者:行,我查好了,因为我现在也不知道这样摆着一排。

店长:你可以先挑一下你喜欢的外观,再找一个差不多的配置,查一下价格,然后看差不多了。

看来这家店真的很不正规,张先生的货品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现在来听一听工作人员会怎么样解决这个事情。

工作人员:如果说电脑有什么问题,拿过来我们可以帮你做一下,其他方面的我也解决不了,有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打电话咨询。

记者:我想换台电脑行吗?我按那个价格挑好N53了。

工作人员:你说的我听不清,不好意思,没有硬件质量问题,如果说过了三包我们没有办法调换货。只能说有硬件质量问题去华硕售后维修、享受保修,现在买什么机器就有什么机器,没有办法帮你解决,真是不好意思。

专家有话说:消费者应坚持先验货再付款

这位店长说解决不了,张先生这个时候该到底该如何维权呢?特约评论员包华以及北京朝阳律师事务所律师郑传凯来做评论。

主持人:先付款再验货使得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我想请问一下郑律师,是不是应该先付款再验货?法律上是怎么样规定的?

郑传凯:是这样,按照我们国家的合同法规定,双方互负履行义务的时候那么任何一方都有权利拒绝先履行合同。那么我们讲在买卖合同当中消费者有义务进行付款,商家有义务按照合同提供相应的商品,那么在商家提供合格商品之前,消费者都是有权利拒绝先付款的,这个在合同法上叫知道先履行抗辩权,并且在此我还是建议我们所有的消费者,在购买这种电子类消费产品的时候都要先验货。如果商家不能提供这种先验货再付款的这种销售模式,我建议大家不要在那里购买。

主持人:包华我问一下你是有消费经历当时买的时候是先付款还是先验货。

包华:先付的款。

主持人: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先验货再付款呢?有没有办法?

包华:应该说当时如果坚持的话应该还是有办法,以我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对IT产品的了解来争取。

主持人:但是为什么没有争取呢?

包华: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比较自信,放松了警惕。

主持人:换句话来说,如果我们消费者坚持先验货再付款,也是有可能的是吗?

包华:这个有可能。

律师有话说:商家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主持人:我们接着就提醒消费者,您去买电子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先验货再付费。商家在付款之后改变了之前约定好的交易条件,又不肯退款,这种行为是不是属于强制消费行为?

郑传凯:应该说商家以违约之名。因为我提供不了相应的电脑,这就是违约了,在行强制消费之实,但是鉴于目前我们国家在民事行政法律规定上没有强制消费这个概念,所以我只能说商家的行为至少是一个违约行为。后面的行为实际上还是价格欺诈的行为。

主持人:是一个价格欺诈的行为牟取暴利,应该怎么样来判断他应该负有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我们消费者怎么样维权呢?

包华:是这样,根据我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七条第四款,这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是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那么相应的法律后果是,商家要退还差价并且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处两万至二十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交由工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主持人:也就是说处罚其实还是挺严厉的。

郑传凯:应该是相当严厉的。

主持人:刚才郑律师从法律上解读一下,那么我请教一下包华,你觉得这些法律上制裁的条款能不能够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得这些商家在进行价格欺诈或者是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之后受到惩罚?

包华:从消费者在购买当时的环境来说,郑律师刚才所谈到的一些规则消费者可能不见得能使用的上,因为更多的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之后如何弥补的问题,但是我想更多的应提示我们的消费者,也就是说在你进行消费的时间点上怎么能够维护自身的权益,以我个人的教训而言,我希望消费者能够保证两条:第一条刚才所谈到的先验货后付款,第二条就说当你把款项付出,而且拿到产品之后开箱验收没有问题。一定要关注一下,你关箱的时候把产品重新放回箱里这个过程。

律师有话说:四种方式应对商家价格欺诈

主持人:能够如此轻易的以次充好,这种价格信息不明确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商家是不是该明码标价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郑传凯:按照我们国家的价格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营者是有义务进行明码标价的,并且如果不标明价格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标明价格或者在标价之外另行收取费用,都要面临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主持人:中关村各种电子商城里没有明码标价的情况多还是不多?

包华:非常普遍。如果在中关村很多卖场上如果能拿到厂家给的广告页,上面一般会有一个媒体指导价,但是跟零售价是有一定区别的,如果我看到商家能够提供这个,基本上就算比较规范的,但是在机器旁边明码标价的做法是非常少见的。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的消费者去到这种商场里面看不到明码标价的应该怎么办呢?以你的实践经验。

包华:我觉得两种做法,第一种是选择自己熟悉的产品,也就是说在我们去卖场之前肯定是要做一定的功课的,包括配置性能和价格,尤其是价格,自己做到心中有底,没有明码标价也不会被骗。另外一种情况,我个人的经历就是如果对方以任何形式要求你更换产品,不要做更换,因为更换一款新的产品对这个产品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容易进入到一个价格陷阱里面去,所以不要轻易更换产品。

主持人:我再请教一下郑律师,我们的消费者张先生给我们打电话投诉,非常困惑的一点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维权?

郑传凯:是这样,首先针对我们本期消费者遇到的那种价格欺诈的行为。可以向当地的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举报,也就是当地的发展改革委员会。另外,针对价格欺诈的行为可以向所在的市场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申诉,另外消费者可以采用诉讼的手段要求商家退还差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李克强出访朝鲜、韩国
>> 详细

各地新闻
陈贤妹出手相救被碾压的两岁女童小悦悦,一下子成为全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陈贤妹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很好的道德示范、但却不能是一张孤立的“道德标签”。>> 详细
点击排行
  中老缅泰将合作侦办船员遇害案
国土系统官员犯罪为何前“腐”后继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