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肉”遭嫌弃
在此前,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如果是已发放贷款的,还需要遵守按揭贷款协议,但如果是新发放的,则完全有可能,毕竟银行在利率的调整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一直以来,可以说房贷都是银行的“放心肉”,是优质资产,但不知不觉间,为何风向已经逐渐变了呢?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优惠房贷利率的业务是微利甚至亏损的。以某行为例,5年期贷款利率为7.05%,打7折后为4.935%,而5年期存款利率为5.5%,已与7折贷款利率倒挂,银行每放出1万元的优惠房贷,可能得每年倒贴56.5元。
上海中原地产事业一部总经理沈增泉分析认为,现在银行的额度非常紧张,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也很大,银行有限的资金有很多更好的出路,房贷这一块对银行来说吸引力已经不大了。他证实,现在新增贷款的放款速度也非常非常慢,以前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放贷了,现在最早三个月能拿到钱。
事实上也也确实如此,从今年年初,银行的贷款额度就一直很紧张,加之目前已近年底,额度更加紧张。为此,银行已经在选择客户方面变的更加谨慎,一方面只和一些优质楼盘合作,一方面审核客户资料时也更为严格。
有信贷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若从公司信贷角度理解基准利率1.1倍,相当于银行贷款利率上浮10%,并不算高。但作为首套房贷,从最初的7折利率到基准再到上浮,增幅已经很快了。在国家限制信贷规模和调高存款准备金压力下,商业银行可放贷资金越来越少。在供给减少需求即使不变的情况下,也会造成供小于求,推高银行利率水平。因此,在国家不改变目前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若想让降低银行利率(包括个人和中小企业)很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