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教育职场
“不孝敬父母不能上北大”引热议 不乏质疑者
2011-10-14 09:06:42      来源:长江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北京大学公示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中学名单,并公布实施细则,提出有“不孝敬父母”等4种行为的考生不得被推荐。本报昨日予以报道。此事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昨日,本报记者连线北京大学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朱怀球。他表示,此举旨在为人才选拔建立良好导向,全社会都可对考生进行监督。

实施细则11日晚公布,昨日引发热议。其中不乏质疑者,认为标准难量化,会流于形式。曾任中学校长的白光宪说:“北大的要求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一个连生养他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还会报效国家?”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余序洲说:“哪个为人父母的会在关乎孩子前途的问题上唱反调?肯定都是会说孩子孝顺的。”

对此,朱怀球昨日表示,北大在自主招生中明确与“孝敬父母”等道德品质挂钩,是希望能为人才的选拔建立良好导向。考生的道德品质如何,全社会都可以进行监督。公示期内,熟悉考生情况的师生可以对其行为进行公开评判。

据了解,北大2009年在自主招生中首次考虑把“孝敬父母”与录取挂钩时,曾被专家组以“孝敬父母,人人都应该做到;对于有志于报考北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由否定。“孝敬父母”也被改成了“心系天下”。

记者了解到,推荐生是否孝敬父母,首先需要由负责推荐的中学进行界定。按照北大要求,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要公开推荐办法和遴选程序等细则,并接受社会监督,且校长在推荐时应避免使用定性描述。面试前,北大也会对推荐生进行公示。考生如有弄虚作假行为会被列入省级招考办“黑名单”。

“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对自己、对家长负责。”朱怀球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在北大组织的面试环节中也会得到体现。毕竟面试不仅仅是对考生知识的考查,而是对其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来源: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经验交流会
国信办: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微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