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只尾巴跟身子一样长的金色狐狸,稀罕可爱,我真想抱回去养着。”刘开宇开心地说。野兔、黄羊、狐狸……甚至还有野骆驼,这些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他却能隔三岔五地看到。他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的一名护林员,与妻子肖芳一起守护着这一片沙漠绿洲。
1995年,中国建成第一条沙漠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这条投资5.94亿元的公路不仅为塔里木石油开发插上了翅膀,还为被大漠分隔的南北疆架起了一座经济桥梁。不过,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大漠中风沙四起时,绵延的沙丘会时常移动,对沙漠公路和行驶在公路上的人、车都会造成危险。为了固沙护路,公路两边建起了防护林,随后就有了像刘开宇夫妇一样的护林人。
刘开宇和妻子所在的6号水井房,负责4公里防护林的灌溉,来自四川的他每天要在防护林中穿梭10个小时左右,检查每棵树的浇灌情况,梭梭、红柳、沙拐枣……这些能长在沙漠中的植物特性他已烂熟于心。“我和爱人刚来的第三天,就刮了一场特大沙尘暴,黄沙漫天,我们呆在屋里,关紧门窗,戴着口罩,还是能闻到沙土的味道。”
刘开宇的妻子肖芳今年24岁,一头乌黑的长发,扎着一个侧马尾,显得秀美俏皮,她把不大的房间收拾得很整洁。大专毕业后,因为刘开宇选择了新疆,选择了塔克拉玛干,她也就习惯了与沙漠为伴。“不喜欢这里,我们早就跑了。”肖芳笑着说,一些人在刮大沙尘的时候跑了,想跑的人将过路车一拦就走了,头也不回。
两人都说喜欢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清净和干爽。“这里是我们的世外桃源。”肖芳说,她和刘开宇几乎每天晚饭后都会去沙漠中玩耍,头天晚上她还在沙堆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钢琴,在上面跳着弹琴。
茫茫的大漠让人有时也不免寂寞,好在肖芳的父母也是护林员,在离他们24公里的一个水井房工作。她想父母或父母想她的时候,搭个过路车见面不是难事。
因为有了忠实的守卫者,沙漠公路沿线的绿色,让路过的人不免诧异。金秋时节,红柳花更是开得艳丽无比。沙漠公路绿化管护队队长丁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沿线共有108口井,有很多对夫妻在这里做着同样的工作。刘开宇和肖芳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加入,给这支年龄大都四五十岁的队伍增添了活力,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加入护林员队伍,共建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
除了看着绿色一天天蔓延开来,护林员还有了格外的惊喜。林带日益葱茏,引来了许多野生动物,有些很想喝水的小动物将滴灌的胶管都啃破了,而刘开宇和肖芳并不生气,因为能常见到稀有而美丽的狐狸、黄羊等,他俩感到很开心。肖芳比划着告诉记者:“我看到一种鸟,头上长着一个冠,一展开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美。”
记者离开小夫妻俩驻守的6号水井房时,正值黄昏,晚风中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些躁动,沙尘轻扬,偶尔有不知名的小鸟扑棱棱地飞出防护林。刘开宇夫妇含笑挥手与我们道别,看不出有丝毫的失落和孤寂。
来源:新华网(记者杜静、江文耀)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