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讯 绿树、草地、鲜花、喷泉,几位老人在悠闲地下棋,小孩子在草地上互相追逐嬉戏。这一幕并不是公园里面的场景,而是长沙黎郡安置小区居民的真实生活。
近年来,湖南大力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正在逐步解决千千万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让买不起商品房的群众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住建部10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湖南省今年保障安居工程建设已开工40万套,开工率达年度计划92%。
新就业大学生也能住保障房
黎郡小区的居民只是湖南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一小部分获益者。在长沙河西高新区长丰小区,两人一间或四人一间的员工宿舍整洁有序,小区警务室、阅览室、桌球室一应俱全。这里曾是东方红镇的拆迁农民安置房,高新区统一回租后,统一装修并兴建公共设施,由当地社区实施物业管理,并由政府每平方米每月补贴4至6元出租给企业,成为长沙首个公租房试点小区。来自麓谷企业的千余名无房职工成为这里的首批住户。
不仅是长丰小区,今后,无论你是新就业的大学生还是外来务工人员,这座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圆你安居梦。
根据从今年9月25日起正式施行的长沙市《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意见》,中等偏下收入的城市户籍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可在长沙申请公租房。
按照长沙市计划,在保障房需求上,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标准由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提高到75%,保障对象的人均住房面积将由低于8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而目前,长沙住房保障对象的人均住房面积要求是低于12平方米。不仅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棚户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夹心层”群体和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甚至刚参加工作买不起房的大学生,都被纳入住房保障政策的考虑对象。
今年保障房建设超“十一五”总和
像长沙这样的住房保障体系无缝网络,也正在湖南各地铺开。
湖南省住建厅副厅长高东山今年9月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接受网络访谈时透露,“十一五”期间,湖南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共完成投资近400亿元,竣工将近40万套。截止到去年底,湖南省已经解决了108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保障面达到了近6%。
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今年湖南计划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44.72万套,而整个“十一五”期间,这个数据为41.63万户,这意味着,今年的任务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10月10日,住建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湖南今年保障安居工程已开工40万套,开工率占年度计划92%,湖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提速攻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