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
多项指标领跑中西部 成都创造资本市场奇迹
2011-10-10 15:24:44      来源:成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坐在锦江工业园区办公楼宽大的会议室内,望着窗外这片炙手可热的土地,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代云感慨万千。

黄代云,成都最早进入资本市场大潮冲浪的那批人里的一个,从1992年开始全程参与金路由国企改制上市,到牵头协助民企新希望走上资本市场,他作为参与者、亲历者见证了成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当听到记者说,如今成都的上市公司已有47家时,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居中西部第1位时,黄代云的眼里不由得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很庆幸,这10年,我们是成都资本市场的弄潮儿!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有上市公司47家,其中A股公司家数排名全国城市第6位,中西部第1位;自2007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家数居全国城市第7,中西部第1位;今年1至6月实现证券交易额11709亿元,资产及交易规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6位,超过西部任一省(自治区、市)客户资产和交易规模总量;金融机构聚集发展,证券类机构数量居中西部各大城市之首;本地期货公司发展壮大,持续数年交易额位居中西部榜首;大量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基金在成都落户,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加完善……

这些连篇累牍的“中西部第一”告诉我们:10年间,成都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

47家上市公司

见证资本市场的成都力量

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如今,正涌动着一股强大的成都力量。

2011年8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随着清脆开市锣声的敲响,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今天开始全世界都知道依米康了!” 公司董事长孙屹峥对此非常感慨。公司董秘周淑兰则表示当时“感觉像是做梦,我的自选股里能设置自己公司的股票了”。依米康是今年继新都化工之后,第二家成功登陆创业板资本市场的成都企业。

新都化工和依米康的上市,让目前成都各类上市企业家数增至47家,其中A股公司45家,H股公司2家。成都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总数的55.29%,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六,中西部第一,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少数沿海及特大城市。45家A股上市公司中,沪、深主板上市30家,深圳中小板上市9家,深圳创业板上市6家。

从时间上看,2007年以来,成都资本市场融资超常规、跨越式加速推进,书写的成绩令市场不得不瞩目——

2007年股改至今,成都四年融资共计539亿元,是过去16年融资额的4倍。新增融资总额在全省各市州遥遥领先,16家新上市企业融资158亿元,占全省同期融资的66%;24家上市公司再融资381亿元,占全省同期再融资的62%。另外,成都还有已报会企业10家,辅导期企业20余家,后备企业近200家,形成了“上市一批、申报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的良性发展模式。

成都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扯人眼球的亮点。2008年6月,卫士通成为地震后享受证监会灾后重建“绿色通道”政策的中小板第一股;2009年创业板大幕开启,28家首批上市创业板公司共同敲响上市钟声时,成都就占据了3席,仅次于北京市,位居全国第二;2009年12月,成都兴蓉投资借壳蓝星清洗上市,公司重组后成为西南水务领域的龙头;另外,融资量方面,科伦药业融资超50亿元,在中小板新股中融资总额居前……

随着新经济的崛起,资本作为重要生产力的地位正在凸显。而这些数据背后,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上10年来迅速崛起的不容忽视的成都力量。

总市值3367亿元

引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上市群体的力量更是迅速提升。截至2010年末,成都A股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为2256亿元,净资产761亿元;营业收入1483亿元,占当年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亿元)的90%。总市值为3367亿元,占当年成都GDP的61%。

规模不断壮大,让上市公司群体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都的上市公司基本覆盖全市重点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其中兴蓉投资是西南水务领域龙头,新华文轩成为国内首家境外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卫士通则是国内以密码为核心的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的最大供应商。

“上市企业做大做强对推动其所在的产业结构优化意义重大。”四川新希望股份公司总经理黄代云认为。以新希望为例,目前新希望对山东六和等企业的重大资产重组即将收官,一个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亿的巨型农牧企业即将诞生。而通过资源整合成为全国最大的农牧类上市公司,新希望打造全产业链,成为中国农牧产业从分散到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推动力量。

吉峰农机在自己的产业内同样起到了重要的龙头企业推动作用。该公司董秘刁海雷告诉记者:“农机销售是一个极端分散的行业,吉峰农机将商业连锁这一模式带入农机销售领域,上市后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健康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为企业的标杆,成都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也集中代表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产业导向。如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能源环保、文化传媒、现代农业等轻污染、高科技企业占比达70%;37家拟上市企业(正在证监会审核的12家,占全省的80%,处于辅导期的26家,占全省的60%)分布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医药环保、商贸金融等行业,还有近200家企业正在进行改制上市前期准备工作。

成都良好的资本土壤涌现出了大量优秀上市企业,同时对周边上市企业形成了一个具有巨大引力的磁场。近年来,随着成都资本市场的发展,东方电气、富临运业、北化股份、天齐锂业、川润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将总部搬迁至成都,促进了成都总部经济的发展。目前总部设在成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东方电气就是典型代表。“2007年公司总部搬到成都,所处的平台大了,对于企业之后的融资发展、人才吸引等都有重要作用。”东方电气总会计师、董秘龚丹告诉记者,“与其他将总部搬到成都的企业一样,我们也吸引了一批相关的产业经济体来成都,带动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这和成都发展总部经济的目标是契合的。”

证券机构云集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成都资本市场的版图构成中,除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首位外,证券机构数量、证券资产及交易规模同样位居中西部第1位,与47家上市公司共同代表着成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构建着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城市。

目前,成都在资本市场上的机构中心地位已经奠定。截至2011年6月,成都市共有4家法人证券公司、3家证券分公司、107家证券营业部、9家基金分公司、3家投资咨询机构及1家外资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数量排名中西部第一。

4家法人证券公司中,华西证券是中西部地区的龙头券商;国金证券于2008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功股改上市,是全国少数上市证券公司之一;和兴证券通过重组提升了资本实力,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红庙子时期开始,成都的证券投资者就十分活跃。截至2011年6月,全市拥有证券投资者214万,客户资产3550亿元,在全省占比79%;上半年累计实现证券交易量11709亿元,在全省占比72%;资产及交易规模超过了中西部任一省区市的客户资产和交易规模总量。

成都期货市场发展已经具备较好基础。现有3家法人公司,6家异地公司营业部,本地期货公司经过发展壮大,在中西部具有较强影响力,持续数年交易额位居榜首,去年以来又有4家综合实力强的全国性期货公司在成都新设营业部,期货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日益显现。

近年来,成都市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基地建设,催生大量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基金在成都落地。“政策鼓励是一个方面,成都本地有很多优秀企业也是吸引我们来成都的重要原因。”私募股权基金德同银科总经理李农告诉记者,“成都的创投氛围越来越浓,相信成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还会提速。”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我市有各类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120多家。其中,在我市注册的法人创业投资机构(含基金管理公司)64家,注册资本71亿元;法人股权投资机构40家,注册资本14.7亿元;外地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企业代表处2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目标总规模超过600亿元。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再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 惠及596万人
审计署公布20省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整改结果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