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燕京小天鹅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面对镜头摆出各种造型,开心不已。本报记者 冯华摄
一个农民工自掏腰包,自己作词作曲,拍摄了中国第一个打工子弟MTV
总得有人为他们而歌
一面五星红旗在操场上徐徐升起,旗杆下的孩子们整齐地行队礼;缤纷多彩的黑板报前,孩子们站在一起,高兴地笑着;操场上,孩子们扔沙包,跳皮筋……
这是一个自制的MTV,叫《迎风启航》。演唱歌曲的并不是什么专业歌手,而是1000多名打工子弟,在北京郊区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完成摄制。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也是个农民工,叫商洪强。这个一家三口蜗居在北京远郊十平方米平房内的农民工,自掏腰包,策划导演并拍摄了这部制作上虽然有些简陋,但却很温馨的MTV。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由农民工作词作曲并自费制作,由打工子弟来演唱的MTV。
永远凑不齐的学费
9月29日,在北京北五环外5公里处的一个小会议室里,农民工歌手商洪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喜欢音乐。1993年,商洪强从中专辍学了,揣着80元钱来到北京,想去学函授的音乐课程。他睡在北京站候车室,地上铺张报纸就当床,结果在睡觉时,行李被人顺走了,便沦落到一个工地做小工,后来被父亲接回了老家。
1995年,他再次带着200元钱来到北京,却发现函授的音乐课程已涨到500元。无奈之下他跑到怀柔,在工地上当小工,挣学费。后来,他看仓库时被别人砍伤,血流满面。老板得知后不但没给医药费,反而责怪他“太面了”,鲜血没能为他换来学费,却迫使他离开工地另谋生路。至今,商洪强的身上依旧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的伤疤。
为了挣学费,他和姐姐一起到服装厂打工。打工时,老板给的饭是“定量”的,男工有3个馒头,女工有2个馒头,当时还是半大小子的商洪强怎么也吃不饱。姐姐就偷偷把自己的馒头匀一个给他。两个月后,姐姐拿到工资可以买馒头了,这才告诉弟弟,自己以后想吃两个馒头。商洪强于是才知道,姐姐为了自己,已经两个月没吃过一顿饱饭了。
他把自己的第一首歌写给了姐姐,歌名就叫《姐弟仨》。“我们是姐弟仨,我姐姐是老大,为了我们哥俩,早早的她就退学啦;我们是姐弟仨,我姐姐是老大,为了我们哥俩,她选择留在了家。我知道,你也有梦想;我知道,你选择了家乡;我知道,你也有泪光;我知道,你选择了坚强。”
后来,商洪强终于有了些积蓄,但他发现招生广告上的学费又涨了,最后一次涨到了数千元。每当商洪强凑够上一次看到的学费总数,揣着靠姐弟俩饿肚子换来的血汗钱上门报名时,却发现学费又一次水涨船高。就这样,每一次他跳着脚想去摸到梦想的起点,却发现这起点越来越高,离自己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