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二:是否建设在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拟建的“人工岛”位于厦门同安湾东南海域鳄鱼屿北侧滩涂地上,在厦门本岛与翔安区、集美区之间海域,东距翔安区刘五店约2.5公里,西距集美区约7.2公里,南距五缘湾约6.2公里。
记者日前来到厦门翔安区马巷镇琼头村,租用当地渔民的渔船行驶半个多小时来到鳄鱼屿。登上0.15平方公里的鳄鱼屿,只见绿树成荫,白鹭不时落在岛屿上嬉戏,几位游客正在这里拍照,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画卷。鳄鱼屿的北侧有着大面积的滩涂,种植了大量的红树林。
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鳄鱼屿海区就在附近。
厦门翔安区马巷镇琼头村村民林北水如今负责承包鳄鱼屿。他告诉记者,“一些开发商想过来开发鳄鱼屿,并愿意付一大笔资金,我都拒绝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保护好鳄鱼屿。保护好鳄鱼屿,生态好了,才能保护我们个人的财产。”
拟建“人工岛”的消息在琼头村传开后,村民们纷纷担心“人工岛”的建设会破坏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针对“工程是否位于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疑问,记者来到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核实。该局资环处负责人洪荣标博士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告诉记者,拟建的“人工岛”并不在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而是在其外围保护地带。
洪荣标说,1991年,厦门建立了市级的文昌鱼保护区,当时的整个保护区是65平方公里,其中黄厝海区18平方公里,鳄鱼屿海区5平方公里,小嶝岛海区10平方公里,南线至十八线海区30平方公里,还有2平方公里在陆域。随后厦门又建了两个自然保护区:白鹭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区。2000年,厦门市整合了三个自然保护区向国家申报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论证和申报材料里面都很明确,文昌鱼的保护区只是黄厝海区的18平方公里,鳄鱼屿、南线至十八线、小嶝岛三个海区都变成了外围保护地带。“2000年4月份,专家组经过综合论证后提出来新的保护区规划。当时文昌鱼的数量在黄厝这带比较多,而在其他三个外围地带相对比较少。”洪荣标说。
“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能否进行建设,法规上并无禁止,但需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经科学论证不损害保护区的环境质量,按程序核准后方可建设。”洪荣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