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各地新闻
厦门拟建首个“人工岛”事件调查:填海造地之忧
2011-09-13 20:45:2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新华调查)填海造地之忧——厦门拟建首个“人工岛”事件调查

近日,一则“厦门首个人工岛有望落户同安湾”的消息在厦门当地引发了不小反响,公众对这个正处于环评阶段的“人工岛”提出了各种质疑,比如会否破坏当地生态导致珍稀生物灭绝、项目的环境评估会否走过场等,不少公众忧虑如果没有科学决策一味地填海造地将给子孙后代带来生态忧患。

带着这些质疑,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当地的群众、专家以及相关部门并一一进行求证。

质疑一:环评公示为何“神秘消失”?

据记者了解,厦门拟建的首个“工人岛”工程,位于厦门同安湾东南海域鳄鱼屿北侧,陆域面积45万平方米,将打造成华商高端会所。项目8月1日进行环评公示,如果市民对该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多种方式向环评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反馈意见。

8月24日,网友“落魄书生周筱赟”发帖称:“该人工岛的环评公示从8月1日起在厦门市环保局的网站公示几天后,突然消失了。”这个帖子让一些市民开始怀疑“厦门市政府藏匿环评公告在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填海造岛。”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众参与需进行两次公示:第一次为环境信息公示,收集公众主动提交的意见,第二次为报告书简本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

那么,首次环境信息公示为何“神秘消失”?

面对质疑,厦门市环保局不久前发出一则声明表示,环保局网站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栏目中发布的信息,由发布者自行输入、提交,其内容由发布者负责。相关信息的公示期和下线时间均由发布者自行设定。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所在接到环评委托后,于7月29日在当地报纸上简单刊登了一则环评公示消息,于8月1日在环保局网站上进行公示,当时设定的期间是15天。“这一切都按照环评公示的要求来做的,并不是‘神秘消失’。如今研究所正在对该工程进行详细的调查。”该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公示的时候,因工作上疏忽,的确出现了工程图上坐标正确但对应文字部分错误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