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他用胆识和魄力书写不朽丰碑
2010年是导弹院发展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爬坡过坎、打赢翻身仗的关键一年。某新型重点型号肩负着捍卫祖国领空、夺取制空权的重任。它被誉为导弹院的“生命工程”,能否成功是全院6500名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
但困难压不倒顽强的他,破釜沉舟的胆识与魄力源于激情报国的决心,樊会涛带领他的团队从竞标确立“全面满足军方需求、全面战胜竞争对手”的指导思想后,一场与时间和技术赛跑的攻坚战就开始了……
在竞标开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樊会涛和他的团队没有休息过礼拜天、节假日,型号线实施711工作制,服务保障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身体疲惫顾不上休息,星夜归来孩子已噙泪睡去,就在2010年新年的第一天,他们还在茫茫戈壁,战黄沙、斗冰雪进行试验,拼搏的精神凝聚成无坚不摧的洪流,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们对胜利的渴望!
重大决战的现场,地上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得见。经过一系列的激烈角逐,导弹院最终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新型产品阶段竞标的重大胜利!这标志着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标志着导弹院有信心、有决心打赢翻身仗,标志着中国空空导弹研制生产“国家队”的实力得到充分印证。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于它的明艳,然而它的初芽却浸透着奋斗者的泪泉,甚至牺牲者的血雨。”对于樊会涛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便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以樊会涛为首的竞标组成员,在经过了血液近乎凝固的紧张之后,又感受着血液近乎沸腾的无比激动。准备竞标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他们都是怎样走过来的啊,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了太多心血、精力、情感!“这大半年来,我们从没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竞标前我们准备了一百多个问题,把有利于我们,不利于我们的,甚至故意难为我们的,全都想到了。面对一个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空空导弹,我们不得不做充分的准备。”樊会涛感慨地说。他们提的问题,不知在樊会涛脑子里考虑过多少遍了,正如樊会涛自己所说:“脑子里天天都是那些问题,答辩前的晚上,脑子里装的东西快要爆炸了,比高考还要紧张。”“高考考不好,只关系个人的命运,而竞标则关系到上万人的命运。”是的,也许我们想象不到,樊会涛当时承担着怎样的压力,参与竞标的同志说,仅坐在会场,就紧张得心脏都快跳了出来,可想他在台上是怎样的心情。

美国和欧洲联合研制的AIM-132 ASRAAM近距格斗导弹(资料图)
樊会涛没有辜负集团公司领导和全院干部职工的期望,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他温文儒雅、对答如流、从容不迫,充分展示了一个总设计师的风采,也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90分钟的汇报和答辩,提前10分钟就结束了,专家们实在感到没有什么问题可提。当樊会涛走出汇报大厅,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玉海与他进行了一个深深的拥抱,这是集团公司领导对竞标成功的祝贺,也是对我院为竞标所做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