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欧洲的“流星”空空导弹
中国霹雳系列空空导弹发展历程
我军战机编队实射新型空空导弹5发5中
简氏称中国正在研制霹雳-21型超远程空空导弹
空军士兵为苏-27战机挂R-73空空导弹[图]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关注着天空,默默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无怨无悔地恪守着沉默,守住了一个个重点型号,也守住了中国空空导弹事业;他们与型号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型号的成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与梦想,而他们用奉献与坚守书写了航空史上的神话。
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箭。他,是他们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员,他是“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总设计师樊会涛。从他踏进导弹院的那一天,他就宣誓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航空事业。他曾深有感触地说:“国家需要强大的国防,空军需要国际一流的武器装备,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使命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使命如山,他带领研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曾历经过无数失败的惨痛,也迎来了更多灿烂辉煌的成就。
临危受命,他以报国的激情铸就蓝天追梦的奇迹
1986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后,樊会涛怀揣着“航空梦”来到洛阳,投身到空空导弹这个领域中来。
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从白手起家,自行研制中国的新型空空导弹谈何容易。樊会涛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用执着与奉献作支撑,把梦想写进每一寸光阴。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开展多种型号导弹的研制和预先研究中艰苦拼搏,初步掌握了空空导弹的设计方法,完善充实了科研试制条件,摸索出了试验技术,突破了一些技术关键点并进行了硬件预先开发。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业务尖子,在型号研制中挑起了大梁。
2000年6月30日清晨,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重点型号总设计师董秉印訇然倒下了。樊会涛还没有从痛失董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董总的那付重担就一下子落在了他的肩上,接任型号总设计师,当时他还不满38岁。
重点型号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难度型号,是夺取制空权的秘密武器,对强我国防、壮我国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有研制这种型号的能力。复杂的系统,高精尖的技术,是以往的研制型号中绝无仅有的。

目前,空空导弹已经普遍进入第四代,并开始向第五代迈进。图为以德国为首,加上希腊、意大利、挪威、瑞典和西班牙等国联合研制的IRIS-T格斗导弹,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资料图)
横亘在空空导弹研究院面前最大的难题是技术上的跨越。重点型号武器系统是主动雷达型导弹,直接跨过第三代到第四代,这一跨就是十几年啊,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十几年的课补过来,难啊!一些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要搞新一代的雷达型空空导弹,凭借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只有聘请外国专家来担任总设计师方能成功。国内一些专家也认为,以我国现有的技术状况来看,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资料,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成功研制这种导弹把握不大。而科学技术越接近世界水平,可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得也越厉害。
如此年轻的型号总设计师,当时在行业中还是凤毛麟角。面对四面八方投来怀疑的目光,他心里不免也开始发毛。洛阳盛夏的夜晚,暑气逼人。樊会涛踯躅在生产区的林荫道上,告诫自己:能承担重点型号任务是我人生的幸运,是一个绝好的报效国家的机会,就是搭上性命,也要把这个型号拿下,让自己的人生因重点型号而与众不同!
一串串繁琐枯燥的数据,一条条起伏跳跃的曲线,一次次精密严谨的试验,埋藏着多少酸甜苦辣,遮掩起多少青春年华。“如履薄冰,唯有时刻谨慎,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方能求得生存。”这是樊会涛自型号研制以来最为深刻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质量问题上,他显得异常的严格,要求严把设计、试验、生产等各环节质量关,使研制全过程信息反馈闭环问题及时归零。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经过整改过的首发产品进行了空中试验。当他在大屏幕上看到导弹遇靶信息时,一下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叫一声:成功了!只见靶机剧烈地一颤,像礼花一样凌空爆炸,耀眼的火光过后,靶机拖着浓烟一头扎向大漠。寂静的大厅顿时爆发出山崩海啸一样的欢呼声:成功了!成功了!热烈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基地的礼堂,回荡在基地的上空,回荡在人们的心中,而徜徉在人们心中的,除了胜利的喜悦,还有更多的悲壮之情。樊会涛脸上洋溢着疲惫而又激动的笑容,而眼里却分明噙着泪花!他又想起了董总,想起了数年来的风风雨雨……他知道,首发试验的成功,证明产品的设计原理是通的,他终于可以带领型号线义无反顾地按照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研制下去。
在樊会涛的带领下,该重点型号最终以7发7中的优异成绩圆满通过设计定型试验。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完全具备了自行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空空导弹的能力,实现了我国空空导弹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空军“当年定型、当年生产交付、当年形成战斗力”的要求,为国家、为军队拿出了核心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