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发改委:本轮物价上涨已接近拐点
2011-07-22 20:27:03      来源:新华财经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周望军] 关键首先在于怎么控制物价上涨的幅度,比如经济增长10%,物价增长3%-5%是合理的。第二,要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群众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物价上涨1%,群众收入增长2%,这就没有问题,反过来就有问题。第三,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还要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政府对民生问题很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低保标准,建立社会保障和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现在已经有19个省市建立了这个机制。到今年年底前31个省市自治区都要建立。这样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就会得到保障。总之,物价上涨过程中怎么保证民生,怎么保证供应,怎么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不受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影响,甚至有所改善,这是关键。

收入分配还需不断完善

[主持人] 您刚才讲到几个匹配包括物价上涨跟收入的增长如果是匹配的那就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现在大家对物价高度关注是不是因为这个不匹配呢?

[周望军] 是这样的,从全社会来说收入的增长与物价上涨是匹配的。上半年CPI上涨5.4%,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要更快一些。上半年,扣除物价因素后,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13.7%,城镇居民增长7.6%;自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这是我们所期望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

[周望军] 此外,收入分配确实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有些人收入上涨较快,生活得到了改善;也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收入没有增长,或者增长得比较慢,生活质量相对下降,这种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所有人的收入都有所增长,生活有所改善。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价格上涨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网友 罗魏玉] 现在物价老在涨,收入却不是同比增长,请问国家有什么办法来调控一下稳定住收支呢?

[主持人] 其实我也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物价的上涨和收入的增长在一个什么水平是匹配的?现在不匹配到什么程度?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周望军] 物价上涨与收入上涨这种的匹配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长要与GDP增长同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GDP年均增长9.8%,物价年均涨幅为5.56%,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幅高于物价上涨。所谓的匹配就是要求居民收入的增速要超过物价上涨的速度,这就是匹配的,否则是不匹配的。

[网友 天高云淡] 今年很多商品都在涨价,是不是有炒作的因素?政府能不能想点狠招打击一下?

[周望军] 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确实在农产品涨价过程中有炒作的因素,比如去年的棉花、姜、大蒜、还有绿豆等。前一段时间我们也查处并曝光了囤积党参的典型案件,并给予了处罚。可以说,随着去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违法价格行为的查处力度,应该说现在的市场秩序比去年这个时候有所好转。

[主持人] 从价格的形势的判断上来讲您觉不觉得价格上涨有失控的危险呢?

[周望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价格上涨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不存在失控的危险。目前无论是生产资料价格还是消费品价格涨幅逐渐趋稳,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此外,现在已经处在了全球性的上涨中,6月份,俄罗斯涨了9.4%,印度涨了8.7%,巴西涨了6.7%,除了这些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出现了明显的物价上涨,美国3.6%,英国4.2%,欧元区2.7%,当全世界都处在通胀趋势下,各国央行也将会采取措施控制物价的上涨,欧洲中央银行上半年已经加了一次息。现在从中国来看,把物价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网友 通胀通胀] 发展改革委说要建立社保和物价挂钩机制,那怎么挂钩呢?会不会造成更大的物价上涨?

[周望军] 这个担心是多余的。这个机制主要是针对低收入群体应对物价上涨的问题,这部分人只有9000多万,占总人口比例不到1/10,所以不要担心这个联动机制会导致我们的物价轮番上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不能让南海问题绑架中国东盟关系
中移动原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受贿案一审宣判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