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埋单的额外成本多
然而,在这次排名中,美国的一些城市之所以靠后,原因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推动居民消费的攀升,从而使得美国城市的排名退后。
但是中国的大多数学者都将此归结为是税收的原因导致了中国物价高于美国。“我曾在美国加州一个机场商店购买的美制风衣,价格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里同款风衣的2/5。”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的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埋单的额外交易成本,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而且,美国的商品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的间接税。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看来,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最终是消费者埋单。
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
尽管在与美国的物价对比中,中国部分商品的价格确实较高。但是正是由于美国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大量采购中国的廉价产品,才造就了美国持久的“低通胀”,维持着美国较低的物价水平。
留学美国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指数也一直在2%上下浮动,使得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始终维持着“低通胀”。然而,包括此轮通胀在内,中国近20年来共经历了四轮高通胀,这意味着我国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导致物价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