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相对滞后
说绿色金融就不能不说赤道原则,2002年世界著名商业银行荷兰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花旗银行等主流银行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就金融机构项目融资过程当中应该关注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达成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赤道原则。赤道原则适用于全球各行业总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新项目融资,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融资总额的85%,已成为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和国际惯例,它虽不具备法律条文的效力,但它具有无法抗拒的威力,谁忽视它就会感觉到在国际项目融资市场中步履艰难,甚至可能会被迫退出国际项目融资市场。尽管这样,目前我国也只有兴业银行于2008年签署了赤道原则。
由此可见,我国开展绿色金融和信贷业务是相对滞后的,2007年,在环保总局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指导部门密切合作下相继开展了绿色保障业务。目前,工行实施信贷环保“一票否决制”,6万法人客户当中,有4.7万人录入环保信息标识;农行推出了碳金融业务和金穗环保卡;建行组建了专门的赤道原则团队与境外金融机构合作,正在加快信贷政策与国际标准接轨;作为我国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先后开发了节能减排企业直接融资、EMC贷款、节能减排卖方信贷、节能减排设置制造商信贷、融资租赁和功用事业服务商等绿色信贷业务模式;浦发银行2008年推出了为节能减排企业和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绿色信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民生银行为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创新推出碳金融模式。
绿色金融要纳入银行业整体发展战略
目前我们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规模较小、绿色贷款难度较大,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余额都很低,去年贷款增量是7.6千亿,绿色信贷占比非常低。因为绿色信贷的目标企业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风险性相对比较大,而且有好多中小绿色企业没有抵押物,也找不到担保,按照目前的信贷政策很难拿到贷款,银行的贷款积极性也受到了限制。由于绿色信贷产品研发对银行业绩提供的贡献小,银行在这方面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不足,创新步伐缓慢,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目前绿色信贷的执行标准不完善,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和全面客观的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导致绿色信贷的操作性不强。没有建立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银行和环保部门没有正常的沟通渠道,没有环保征信系统,很难判读企业是环境友好型还是环境风险型。绿色信贷需要很高的专业性,要有信贷业务和环保技术兼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但目前我们银行可以说几乎没有这样的人,所以评价不了企业的环境风险。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不足,绿色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没有制度保障。
因此,发展绿色信贷业务首先要将其纳入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品种,创新信贷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环境风险的评估技术、企业评级的技术、信贷定价技术、分支机构的业绩评价技术等。要建立绿色信贷评估和分类制度,拓展绿色信贷市场。还要建立完善的政、银、企之间的绿色信贷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加大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家要完善绿色信贷的政策和激励机制。绿色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课题,需要主管部门和整个金融行业共同研究和探讨,不断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点评: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环境问题已经不是经济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外交层面。不仅是国内发展问题,而是世界关注的问题。为了国民的幸福指数的提高,也为了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代际公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本次论坛为什么要把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纳入会议的四大主题之一,也反映了主办单位对保护环境的一种社会责任感。通过对参会的银行高管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宣传,使他们在日常工作决策中,增加更多的环保意识,共同推动内蒙古的节能环保工作。
内蒙古的经济是以能源和重化工业为主要结构的资源性经济结构,这就决定节能减排对于内蒙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未来十二五期间,内蒙仍处于大规模开发和加工转化的快速发展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及冶金、有色、建材等原料生产和输出基地,工业重化工型特点突出。但是,内蒙古以能源、化工、冶金为主体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因此,提出实施绿色金融和绿色信贷十分必要。
绿色信贷实际上是从资金源头上切断对环境污染、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的资金贷款,实施环境一票否决制。积极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完全做到绿色信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一些环境污染项目仍然占据工业结构的主流地位,这届涉及到要发展和GDP还是要环境,因为两者有一定的冲突,这就考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是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在实现利润的同时,有一份社会责任。实际上,商业银行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不贷款,也是对自身资产的保护,一旦污染企业被依法被关闭,必然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产生,这样的教训很多。商业银行参与CDM能效贷款等融资,不仅能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提升社会美誉度,是的作为社会公民获得社会认可,上市后的股票还能相应增加溢价。商业银行上市后更加注重公司治理,其中有相关利益者理论,就是商业银行要关注社区、供货商等相关利益者,社区的环境保护也是重要议题之一。
针对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内蒙古银行业也更加注重绿色信贷,增加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建立统一的承诺和联盟,对列入环境黑名单的污染企业坚决不予贷款,积极支持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把他作为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抓好抓落实。
苑教授对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发言,具有全面系统的思考,具有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他区分了传统金融和绿色金融,认为绿色金融是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更高级形式的金融发展方式和运行方式,它代表了现代金融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绿色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次新的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它会促进金融机构业务总量和金融机构业务内容的变化,进而促进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总体水平的上升。这是一个很有预见性的判断,对发展绿色信贷具有指导意义。更为有价值的是,他指出了目前绿色金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希望决策者借鉴其观点。对于内蒙环保来说,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利用这个机会,我呼吁银行业能切实提高对绿色信贷的认识,履行环保的社会责任,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信贷上实行一票否决,共同推动内蒙古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造富于内蒙人民。
来源: 黄河晚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