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
2011-01-13 17:48:0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杂交水稻之父”赢得世界敬重更造福世界

1979年4月,袁隆平首次走出国门,赴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所在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远郊的洛斯巴洛斯镇——参加一次重要的国际水稻科研会议。这次会议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科学家参加。同行的中国水稻专家共4人,袁隆平是应邀在会议上宣读了他用英文写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论文并即席答辩,与会者一致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这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

袁隆平在国际水稻领域首次亮相后的第三年——1982年的秋天,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又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向主席台。同时,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英文字幕。顿时会场为之欢声雷动,来自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起立,向袁隆平鼓掌致意。

曾担任过印度的农业部长的斯瓦米纳森也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在发言中说:“今天,我十分荣幸地在这里向你们郑重介绍我的伟大的朋友、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我们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邀客座研究员——袁隆平先生!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这次会议期间,菲律宾报纸头版刊登了袁隆平的照片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大字标题。从此,袁隆平在国内和国际上赢得了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这也是袁隆平非常珍惜的一个荣誉。

1985年10月15日,袁隆平首次获国际大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

1986年10月,国际水稻研究所和湖南省科委、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在长沙举办了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袁隆平作了题为《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学术报告,提出了今后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设想:通过“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再向“一系法”发展。这一新颖的设想,让与会的代表深受鼓舞。

后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还举办了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印度、越南等国家培养了一批杂交水稻的专业人才。从1981年至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机构共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袁隆平也先后应邀前往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埃及、澳大利亚等国家传授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丰收的喜悦。

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和印度的杂交水稻发展很快,已应用于生产。2004年越南种植杂交水稻65万公顷,印度为56万公顷,并取得了比当地良种每公顷增产1.5~2.5吨的效果……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袁隆平带给他们的惠泽,很多人在告别饥饿的同时记住了袁隆平!1999年,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这颗小行星从此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翱翔。

搞科研如同跳高 从三系杂交水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

三系杂交水稻取得的成就举世赞叹,袁隆平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没有骄傲,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地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前进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

从三系向两系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有好心人劝袁隆平:“你已成了著名科学家,万一搞砸了,岂不坏了名声?”他却回答:“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1984年6月15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中心主任。同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袁隆平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超级稻计划”又称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是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实施的。日本计划用15年的时间,育成单产达到12吨/公顷的超高产水稻品种。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水稻”并定名为“新株型育种计划”,计划于2000年育成产量12吨/公顷的超级稻。此后,世界各水稻生产国竞相追随,提出并实施自己的“超级稻计划”。但由于技术路线选择失当,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1996年,中国农业部制定了“中国超级稻计划”。袁隆平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1998年,这一项目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获总理基金1000万元资助,同时也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经过5年的攻关,袁隆平终于在2000年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共有数十个百亩片和数个千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他的超级杂交稻研究论文再一次在国际水稻学术会议上引起轰动,各国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中国人了不起!”

2004年,超级杂交稻又达到“中国超级稻计划”的第二期产量指标——亩产800公斤以上。目前,袁隆平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已立项并启动,计划于2010年达标。同时,他提出了“种三产四”的丰产工程,即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总产。5月11日,袁隆平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心中还有两个心愿要实现:“一是要在5年时间里实现6000万亩地产出8000万亩地的粮食,为国家节省2000万亩土地。二是要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从现在的3000万亩扩大到2亿亩,增产的粮食要多养活1亿人口。”

但袁隆平的目标远不止这些,他第四期目标就是平均亩产1000公斤。“那个每亩1000多公斤产量的稻田,气势磅礴啊!我管它叫‘瀑布稻’!”并且,他告诉记者,按照理论产量打个对折,长沙地区一季稻的最高产量应该可以达到1500公斤,“我对实现这个目标也很有信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关于即将举行的六国及欧盟同伊朗方面的对话,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3日表示,中方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有助于各方建立互信、寻求共识,并取得积极进展。>>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11年春节放假安排
广州通过治堵三方案 买到车位才能买车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