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公职人员"强权雷语"频出 自称"弱势"背后或藏腐败
2010-12-21 09:07:03      来源:法制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弱势”背后或藏腐败

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近半数公职人员自感“弱势”的调查结果非常符合我国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

“可以这么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公职人员不是很廉洁的。如果说有权力还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只能说,他在使用自己的权力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因此需要一个更高的权力来袒护自己。当没有这种袒护时,他对自己能否继续在此位子上待下去产生了怀疑、产生了恐惧,觉得自己是高危者。”林喆认为,“弱势感”的来源恰恰是公职人员对自身问题的惧怕,是腐败分子对随时可能被越来越严格的制度拉下来的恐惧。

“如果公职人员一定要说自己‘弱势’的话,那只能说明公民的监督越来越有效力,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被置于阳光下。而这些给曾经‘强势’的公职人员带来了不习惯的感觉,才产生了干部的‘弱势感’。”根据长期的媒体从业经验,吴先生认为,近年来持续猛增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从一个侧面显现出公务员这个群体衍生的各种福利和社会资源仍不可小觑,“弱势”只是因为制度的进步使得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强势了。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在制定公职人员监管措施上呈现出数量逐年加大、不断细化的特点。此外,近两年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一些对全党局级干部进行学习培训等规定,加大了对国企地产业的整顿管理,加强了对高校腐败的惩治以及对用人制度、监管制度的建设力度。

“从监管的进步来讲,以前公务员的整个运作流程是不公开、不对外的。现在很多事一发生就被报道出来,这是政府信息公开性的提高。由于公开性提高,问责也加强了。公职人员一直以来都是拥有强烈的自豪感的一个群体,现在居然感受到‘弱势’,不得不说是网络、媒体、社会的监管使得从前公职人员们不受监督的状况得到了改善。”杨建顺举例说,3年前,陕西省绥德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曾对媒体感慨“以前没有网络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位宣传部部长的一句牢骚意味深长,映射出的恰恰是目前监督的强而有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扫黄打非力度空前 集中打击显成效
>> 详细

各地新闻
两岸两会(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将于12月21日在台北正式举行。12月14日下午,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和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率两会人员在上海进行了预备性磋商,就举行第六次会谈的相关事宜交换意见。>> 详细
点击排行
  官场潜规则带来公职人员“弱势感” 背后或藏腐败
调控重心“下移” 国土部围堵高价地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