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偷”出账本揭开了社区财务的猫腻
未富先老,被掏空的“养老金”?
社区的居民还向记者反映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近两年来,社区居委会对55、56的女性和60、61岁的男性都拒不办理每月192元的“农村失地生活补助金”。目前受到这个影响的居民已有200余人。
记者查看了一名已经多年领取这笔资金的社区老居民的账户,其存折上显示,每个季度确实有576元的资金入账。而这两年刚达到55、56岁的女性居民和60、61岁的男性居民却都没有这个存折。
既然称其为“农村失地生活补助金”,大部分村民从2004年起就基本丧失了土地,为何又要女性55岁以后、男性60岁以后才能领取?
一位社区的老干部向记者揭开了谜团。2002年,社区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土地转让,1200亩土地以每亩25.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房地产公司进行开发。这笔钱在当时是糊涂账,以“三三四”的分配比例,区与街道政府每亩拿走了20万,余下5.3万留给了社区。同时,社区还承担了1200亩地种,失地村民每亩地8000元的征地补偿金。
当时社区的两委会议上,经过一致讨论,这笔社区里巨款被用作两方面:一项是以每月50元购买粮油等实物的方式,作为社区居民的口粮补偿,人人都有份,也就是后来居民口中所说“农村失地补助”。另外一项则是作为居民养老的积累资金存在社区的账户上,规定女性55岁后,男性60岁后,就可以以养老金的形式,每月192元,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领取,即“农村失地生活补助金”。
这位老干部还告诉记者,当时有领导提议将每月的补助金提高到300元左右,但遭到时任社区副书记招吉香的反对。在招吉香主政的这七年,社区中土地开发、财务支出都非常不透明。这两年200多名社区居民领不到“农村失地生活补助金”,不排除这笔当年留下巨款在这七年中已经被挥霍殆尽。
“一肩挑”折射的基层社区乱局
不管是解困房,还是以养老金形式发放的“失地生活补助金”,居民失去土地后,生活的种种困境的根源无一例外都指向了身兼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的招吉香。那么招吉香又是何许人也?她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将党政大权集中一身的?
据一名有着40年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介绍,2002年,时任村干部的招吉香二哥发生了意外,招吉香瞅准时机上夏庄街道相关部门大闹了一通,弄得街道的领导都有些怕了她。2003年年底,招吉香妹继兄业,成为了丹山社区的副书记。2004年9月份左右,在夏庄街道领导的指派下,招吉香成为正书记。2004年12月,招吉香兼任社区主任。至此,招吉香正式“一肩挑”掌控丹山社区的党政大权。
招吉香知道自己的根基并不稳固,自2004年开始,招吉香就开始发展新党员巩固自己的地位。据这名党员介绍,这些发展的新党员不少都是非常有争议的,像有一名陈姓的新党员,每月还要去当地派出所定期汇报情况。后来才了解,他入党时,正值监外执行。除此之外,新发展的党员中,居然还有外村的人士。据了解,目前丹山社区的党员数量由2003年时的80余名达到现在的110余名。
在巩固党组织地位的同时,2007年,招吉香在社区主任的换届选举中,还在当地上演了一场贿选的闹剧。据介绍,招吉香以1户选票2000元到4000元为代价,收买了不少家庭的选票。2008年2月9日,社区居民王克友、王克金兄弟俩就因为受到招吉香贿选其母的2000元发生纠纷,这起纠纷还被闹到了夏庄法庭,并被判决。但这起闹剧并未影响招吉香继续连任社区主任。
前文所述的那位社区老干部也表示,在青岛,“一肩挑”在青岛不少基层社区都是惯例,一方面方便社区领导对社区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也便于上级政府对社区组织的指导。但没有想到是,正是“一肩挑”为招吉香牟取个人私利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记者手记:
在丹山社区采访期间,社区内正处于敏感时期。由于近1500余名居民的实名举报材料激怒了招吉香,她发动其手下,正威逼实名举报的居民签字否定举报材料。记者对丹山社区居民的采访的10余位居民主要是在晚上居民家中进行的。不过尽管是在晚上,但被采访人提起“招吉香”三个字还是心有余悸,不时得看看门外的动静或者是窗外。采访到最后,不少居民都眼眶都翻红。不少居民告诉记者:“招吉香这七年让丹山的居民吃尽了苦口,我们只求在明年的换届中,把她选下去,换一个真正为丹山社区考虑的好领导。”
来源:正义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