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东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span>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目前,东营正在全市展开这一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蓝图。
按照规划,东营实现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目标将分三步走,第一阶段到2012年,将实现基础设施初步完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提高;第二阶段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构筑起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富有特色的生态支撑体系和推进开发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建成全省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休闲度假胜地;第三阶段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
东营市市长张建华介绍,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区域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东营同时具备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和海洋四大资源优势。东营全市拥有未利用地452万亩,约占三角洲地区的55.73%,同时黄河每年还可新淤土地1.5万亩左右,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
东营具备大开发所需的科技支撑能力,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
东营市将加快建设石油能源、现代精细化工、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高端产业、生态休闲度假、生态高效农业等八大产业基地。并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计划“十二五”期间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幅在20%以上,到2015年这些新兴产业的产值超过2200亿元。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记者 鞠川江 通讯员 纪珊)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