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摘要:
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居全球第15位和发展中经济体第3位(前两位依次为中国香港、俄罗斯)。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65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9年底,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对外劳务合作稳中有升,累计签订合同额6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
陈健:今后五年“走出去”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将有明显提高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按照中央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我们提出了今后五年“走出去”战略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末,“走出去”战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实现飞跃发展,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初具规模,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陈健:中国对外投资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
一是通过开展属地化经营,培养大批当地人才,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投资不仅带去了资金、技术,还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据统计,2009年境外中资企业实现境外纳税106亿美元,雇用当地员工43.8万人。例如:中钢集团公司在南非开展的铬矿项目带动当地矿山开采及产品深加工,年出口额约7600万美元;项目使用的电炉由当地公司承建,造价近2.4亿兰特,带动了当地工程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中钢集团在当地采购原材料及相关服务,有效拉动了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是通过资源能源合作,帮助东道国提高资源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企业合作开发苏丹的石油资源,建成了年产2700万吨的油田生产能力,3000多公里的输油管道,以及年加工能力500万吨的炼油厂,帮助苏丹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苏丹经济发展获得巨大动力。
陈健:指责中国国有企业享受政府补贴是没有依据的
目前确有一些国家指责中国国有企业享受着补贴,但是我认为这种指责是没有依据的,到现在我没有看到指责的证据。他们想象国有企业天然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企业已经被推向了市场,他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现在经营者要完全承担自己的责任,政府是没有补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