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主任李青松专程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进行采访,在小工队、管护站、老百姓的炕头上多次召开座谈会,接触并采访林管局领导干部、管护员、林业一线工人50余人,掌握了大量鲜活的事例和生动有趣的素材。由他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兴安岭时间》自7月份发表以来,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大兴安岭时间》全文约4万字,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贡献与重要地位、沧桑历史与开发建设等不同方面,反映了其不同寻常的历史蜕变。书写了从剥离企业社会职能到企业辅业改制,从棚户区改造到“双新”建设,从信访工作到旅游开发,从产业结构调整到企业远景规划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会上,文艺评论家和林业生态专家围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建设和报告文学《大兴安岭时间》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大兴安岭时间》深刻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追溯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近60年来的历史贡献,全面反映了改革改制给林区带来的喜人变化,凸显了林区生态的重要地位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近年来在生态建设、体制改革、民生改善、发展替代产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为我国国有林区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8.87亿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以省为参照居全国第6位,年16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生长量对履行我国政府“到2020年森林蓄积增长13亿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0—45%”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具有重要作用。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增加1.2亿立方米,已经恢复到了开发初期水平。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