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
邯郸电子公务:在监察中运行权利
2010-07-20 11:41:55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邯郸电子公务:在监察中运行权利
市民在市政服务大厅办理事项

中国日报网消息:2006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纪委、监察局组建电子公务监察室,2007年1月开通电子公务监察系统。2007年2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臧胜业对邯郸经验做法作出重要批示:“中纪委、监察部对邯郸市电子政务建设既重视又给予很高的评价,希望市纪委继续在深化、升级、规范上下功夫,真正搞成全国一流水平”。按照这一指示精神,邯郸市纪委、监察局努力探索和实践,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深化了网上审批系统,依照许可条件、许可程序、许可依据、许可时限等法律规定的明确要求,对审批系统的办理流程进行定制,实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登记、职能部门受理确认、许可审批“三权”分离,纪检监察机关对许可事项办理过程全程动态监督监察,防止和解决了许可事项审批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予受理、擅自受理、擅自审批问题的发生。截至目前,邯郸市纪委、监察局电子公务监察系统已升级为集网上许可监察、效能监察、绩效监察、评议监督、举报监督、警示教育预防“六位一体”的综合监察体系,实现了对入驻行政服务中心所有市直单位和相关部门全部入驻事项办理过程的动态监察。

一、网上许可监察

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初期,我们发现个别入驻单位不在中心办理或不使用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办理许可事项,以及许可事项不办结不登录系统,使网上监察失去真实性、有效性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市纪委、监察局在网上审批系统中建立了统一受理登记监察制约机制。这个机制从计算机程序设置上要求行政服务中心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必须进行统一受理登记后,才能进入审批系统办理许可事项。此时,电子监察系统就自动对许可条件、许可程序、许可依据、许可时限以及受理意见、审批意见等实施动态跟踪、全程监察,以保证审批有据、程序合法、手续完备。一旦发现超时办理、违规许可等行为,监察系统会自动生成违规记录、发出警示信息和监察通知书。如果个别职能部门在网上审批系统之外办理许可事项,势必会造成许可文书档案数量与网上许可情况不符,监察人员通过网上监察数据分析和定期专项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处理。网上许可实时全程监控系统有效解决了行政许可体外循环、办结后才登记、人为滥用审批权等行政审批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难点问题。

二、网上效能监察

利用电子视频设备和计算机屏幕监控系统,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现场和招投标活动现场进行监控录像。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中心进入运行状态的500余台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在监控室就可查看每台计算机屏幕显示内容,自动抓取违规图片内容,解决了工作人员工作期间网上炒股、聊天、玩游戏等违规问题。

三、网上评议监督

为保障群众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市纪委、监察局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了现场评议器、开通了网上评议系统,群众可对许可事项办理结果、入驻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一事一评和即时评议。评议结果在电子公务监察网上进行公示,系统自动对排位后三名的单位进行警示。纪检监察机关根据评议结果,对群众反映集中的苗头性问题和排位后三名单位实施重点监察。

四、网上举报监督

市纪委、监察局建立了网上举报监察机制,受理对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定了《网上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规范网上投诉举报受理、处理、督办、反馈工作流程,将投诉举报办理结果在电子公务监察网上进行公示。实现了网上投诉举报信息与中纪委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五、网上绩效监察

电子公务监察系统具有网上绩效考评功能,系统通过自动采集违规许可、违规收费、违规上网、许可超时、群众评议等各类数据,进行绩效排名。排名结果定期在电子公务监察网上公布,并纳入各单位年度廉政考核分值。

六、网上警示教育

电子公务监察网站作为纪检监察系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平台,围绕行政权力运行,开展许可公示、法规教育、案例警示、违纪通报、举报反馈等。2009年3月,邯郸市纪委、监察局电子公务监察网站被中央纪委、中央外宣办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 优秀互联网站”。

违规处理流程:

邯郸电子公务监察系统具有“全程监控、动态智能、严密完整”的特点。登录电子公务监察系统,系统智能显示当前状态,若无违规事项,则显示“当前无违规记录”;若发现许可事项办理超时、工作人员网上炒股、玩游戏等违规行为,系统自动红灯报警、语音提示、存贮违规证据,同时向违规人员发出警示信息,电子公务监察人员根据监察结果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系统自动对不予受理、不予许可事项实施重点监察,对处理过程实行全程记录,明确要求职能部门注明不予受理、不予许可的原因,监察部门不定期进行回访、调查,有效防止了“该受理不予受理、该许可不予许可”等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发生。

电子公务监察系统自运行以来,已经对46000多件行政许可、非许可事项进行了有效监督,对3900余次招标投标等交易活动进行了全程录音录像,网上受理和处理举报投诉761件,对200余起违纪事件进行了纠偏,对86人进行问责处理,其中党政纪处分11人次,通报批评36人次,戒免谈话64人次,对两起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处理。2009年通过网上投诉举报处分和问责12人。

实践证明,电子公务监察系统在强化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促进行政效能提升、有效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央纪委、省纪委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深化、升级和规范上下功夫,使电子公务监察在促进行政行为高效、规范、廉洁、便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0年7月19日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