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力实施“一户一招,万户百村致富”工程,在区乡村逐级建起帮扶队伍,使每户村民都掌握一门以上致富的招数,形成了全区七十二万农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可喜局面。
据统计,2009年,岱岳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3%,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惠农支出分别增长40.3%、46.1%、45.6%。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增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蔬菜、林果、畜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要指标在全市、全省领先。蚕茧产量连续9年保持山东省第1位。
岱岳区整合农业、农经、林业、畜牧、人力、工信、交通、卫生、文化、教育、科技、司法、金融等职能部门的服务资源,形成一个“帮扶团队”,对农户增收集中发力。
该区畜牧局帮助农民走“奶业富民”和“高效肉禽养殖”的路子,相继扶持发展规模饲养小区230个,养殖专业村190个,规模饲养场3500个,全区饲养大户达到2.6万户,牧业户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有的达到几万元、十几万元。2009年,岱岳区畜牧业产值达到157290万元,占全区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5.14%。
此外,岱岳区不断完善激励措施,培养重用人才,为“一户一招”致富工程提供智力支持。全区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达到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占农业人口的16%,形成了一批技能突出、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中坚力量。
汶口镇农技种子站长、高级农艺师侯秀涛,潜心研究培育粮食作物新品种,先后培育出高产优质小麦、玉米新品种19个,其中小麦“汶农14号” 、玉米“超试一号”新品种均创山东省最高单产记录。他发起组建了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免费为农民提供科普、制种服务,会员达到4800户,年产良种1500万斤,为入会农民增收20亿元,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是‘一户一招’工程帮助俺村走上了共同富裕路。”岱岳区大林村党支部书记耿继岭介绍说:“大林村过去是个封闭贫穷的小山村。围绕脱贫找出路,区里请来专家建议俺村因地制宜发展林果和蔬菜制种,帮俺建起了兴林林果和富林蔬菜制种两家合作社,免费为全体村民提供种、管、销等一条龙服务。这样,我们村很快成为远近闻名蔬菜制种和板栗、核桃生产专业村,年经济总收入突破9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5元。”
泰安市岱岳区是个有着70多万人的农业大区,农业作为这个区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全区“一村一品”特色高效农业面积达到了45万亩,特色农业收入占到农民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倪青华)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