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刘奇葆: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
2010-05-20 09:04:58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汶川特大地震两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尤其是民生项目重建进展最快,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灾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新的希望正从悲壮中生长。

随着重建工作特别是民生项目的陆续完工,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为标志,灾后重建将要逐步转向以提升灾区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在确保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基础上,需要逐步把重建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和扶贫帮困,使灾区群众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力发展产业,使灾区发展由“起立”到“起跳”。完善灾区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三次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灾区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支持大企业做强做大,重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灾区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加快开发以多产业融合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着力提升灾区旅游业经营和管理水平。以市县为主体集中布局和建设产业园区,推动对口支援向长期合作转变,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创新和落实支持灾区产业发展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灾区产业发展政务环境。

努力扩大就业,使灾区人民由“安居”到“乐业”。 实现“户户有就业”是重建的重要目标。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灾后重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优先解决因灾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因灾伤残人员、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就业问题。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联系,帮助灾区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加强与东部发达省市的劳务合作,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着力扶贫帮困,使困难群众由“脱贫”到“致富”。灾区一些地方存在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人口多,部分农户负债较重等困难和问题。抓紧编制《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编制灾区贫困村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分年实施、分期投入、分批解决。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常规扶贫与灾后恢复重建扶贫相结合,推进灾区扶贫帮困向纵深发展;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对扶贫户实行应扶尽扶;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强化灾区劳务输出培训。将新村、产业、村道、劳务、移民等扶贫资金进行适度整合,集中投向灾区贫困村。动员各方参与扶贫,集聚社会力量,形成参与和支持灾区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来源:人民网 编辑:段若兰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