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走进青岛高新区,你会惊讶这里的发展速度和赞叹这里的发展模式。
这里把发展目标定位在建设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从2008年5月12日开工建设到目前,短短1年多时间使原来的盐田荒滩脱胎换骨,一个生态型科技园区初现雏形,搭建起高端产业集群的初步框架,在胶州湾畔亮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标高远
根据高新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构建创新创业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集聚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研发团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科技成果,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
目前,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育成中心、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山东世通国际检测中心等一批载体项目落户。
根据规划高新区将形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海洋科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创新产业集群,高新区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在光电测量仪器、光电环保设备、光电新材料、IC和光伏材料、海洋工程仪器装备等领域,建成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生态高新区
青岛高新区将建设一个独具个性的生态花园式新区,将用地比例锁定在了三个三分之一上,即生态绿化用地三分之一,生活配套用地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三分之一。
高新区主任刘伟介绍:这里作为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将成为以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带动的城市创新中心,依托滨海岸线和湿地、水系自然资源形成的生态旅游休闲中心,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示范城区。
胶州湾有着不可多得的湿地地貌,同时多条河流在这里入海。为生态新区发展奠定基础。
新区建设将充分体现亲水文化,并请海内外著名公司进行设计。仅葫芦巷水系景观工程就占地面积约197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为有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滨水项目。
青岛高新区对引进和在建投资项目实行严格的环保审查,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对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危害生态环境的、能源资源消耗高项目均不要。
这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去年引进的环保项目投资就超过7亿元。
这里还启动了拦潮大坝的规划和建设。防潮坝工程建成后,防风暴潮标准将提高至100年一遇。
速度高新区
目前,高新区已经完成了综合配套、主干路网、水系景观、防灾减灾等五大类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多亿元。目前正在推进70多个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
目前已经有重汽专用车、LCM液晶模组及显示器等22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63亿元的投资也已经落地。其中创业中心三大建筑群18万平方米主体工程竣工。
青岛高新区已经与中科院光电院、海洋所、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中科院“国家队”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将重点建设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研发孵化中心5大创新技术研发孵化中心,近期培育20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引进培养100名高层次科研和经营管理人才;到2015年建成中科院青岛创新创业产业园。
2010年新年伊始,6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投资超过11亿元。投资60亿元的,包括科技金融中心、五星级酒店和区域总部项目的高端服务业项目开始建设。
创新高新区
青岛高新区全力推进了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去年这里与青岛7所高校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建设高品质的产学研基地、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等5个基地。
与中科院共同建设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去年11月29日举行开工奠基。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建成在我国光电领域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先进光电工程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将以高新区为载体,重点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领域建设5大创新技术研发孵化中心,到2015年建成中科院青岛创新创业产业园。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资源的引入和合作,以国际科技孵化器、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为平台,使高新区成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化合作和竞争的平台和窗口。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鞠川江 戴琂) 编辑:单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