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
湖南每两小时降临3名缺陷儿 每年致残近万人
2010-01-27 16:56:25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湖南每两小时降临3名缺陷儿,每年因此新增残疾人8000至10000人。正在此间召开的政协湖南省十届三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卫生厅副厅长黄顺玲披露的这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让解决日益严重的出生缺陷问题迫在眉睫。

监测数据显示,湖南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98.30/万上升到2008年的171.74/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7.27%,位居全国第四位。目前,湖南监测到的出生缺陷有190余种,其中无脑儿、脊柱裂等致死致残畸形呈逐年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的发生率同比分别上升36.8%和28.5%。初步估算,湖南每年由于各类出生缺陷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近5亿元。

来自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的黄顺玲分析,婚前医学检查率低,产前筛查与诊断能力不足,新生儿疾病筛查进展缓慢,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比较薄弱等都是导致湖南成为出生缺陷“高发地”的重要原因。她举例到,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湖南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了47.27%,但与北京、上海等地95%以上相差很远,如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湖南才刚刚起步,听力筛查机构覆盖率仅为8%,且筛查出的听力障碍儿童也缺乏后续的特殊学校对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此外,随着婚姻医学检查改为自愿后,湖南近年婚检率大幅下降,每年约有7万以上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未经医学指导,直接进入婚育阶段,为出生缺陷埋下巨大隐患。

出生缺陷不仅给家庭带来不幸,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黄顺玲呼吁各部门对该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建议政府应强化管理职能,尽快制定《湖南省出生缺陷干预办法》,依法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应在全社会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全面落实出生缺陷预防措施;应健全出生缺陷技术防治体系,建立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和治疗康复体系,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个人捐资,积极争取国际合作与援助,建立出生缺陷防治经费保障机制。

来源:中新网(傅煜 刘双)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