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推进产权重组,改变民营企业'一股独大'的传统产权结构。"台州市经委副主任金永定说。据他介绍,产权重组通过三种途径实现:推动同行业重组,实现股权多元化,台州市已正式实施民营企业股权重构三年计划,飞跃集团已成功完成核心业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民资与国资、外资融合,苏泊尔被法国SEB公司并购后控股,引进对方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推进民营企业上市工作。
市场准入创新成为台州市的又一亮点。市发改委副主任金凯说,他们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制定政策放手让民营企业参与城镇供水与供气、公共交通、垃圾与污水处理、发电行业等领域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经营电信增值业务。天天控股集团就参与了海岸线资源开发,建设码头等基础设施。整个台州市2008年在电力、燃气、水等传统垄断行业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相关配套企业中新注册的民营企业达139家,远远超过上一年。
近一段时间,台州出现"70后企业家俱乐部",这是市经委支持组建的,目的是通过论坛与培训的办法提高新生代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解决民营企业的传承问题,最终实现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在政府引导下,不少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民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吉利集团、中捷集团等民营企业从全球化视角引进职业经理人,三友控股集团还提出人才持股方案。
民营经济创新引起强烈反响
谈起为何要上市,公元集团永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赵以国说:"企业的董事长创业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在下降,需要引进新的管理人才,他的思想也在解放。上市后,企业经理人好引进,否则如果招聘财务总监或投资经理,同样的待遇下,人才是不会来的。"
台州市民营经济创新的探索,在当地民营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并逐渐成为企业共识。
在公元集团,创业初期管理层以本地人为主,现在来自外地的优秀人才在增多,身为董事会秘书的赵以国是安徽人,财务总监则是从青岛招聘的。集团董事长原来兼总经理,抓住管理岗位不放手,现在则把总经理的职位交给了一位30多岁年轻人。
黄岩区江鑫锻造有限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末慢慢发展起来的。销售经理金永正说,前两年公司虽然"跟风"实行了股份制,可也只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的股份制;现在公司正在对过去旧的模式进行"修正",真正吸纳外来股份。此外,随着放宽一些领域的准入,江鑫公司还涉足防爆材料的生产,成为浙江省首家进入该领域的民营企业。
不少企业家表示,我国走出亚洲金融危机阴影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国企退出大量领域,激发了民营企业投资热情;现在许多领域尚未向民营企业放开,条条框框还很多。黄岩区企业金融上市办主任周显增认为,在这一轮民营经济创新中,要突破许多体制、政策的"泥巴墙"或"玻璃墙",这些工作政府绝不能缺位。
来源: 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马原 单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