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
湖南试水信用立法 公务员成监管重点人群
2010-01-08 13:15:52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政府要带头使用征信产品”、“人员招聘应先查询当事人信用信息”、“一次交通违法,将使车主在下一年度交纳高额的保费”、“一次银行卡拖欠还账,将影响到贷款买房、就业甚至晋升”……

近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旨在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的《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决议》经审议通过,已开始施行。据悉,这是湖南首部关于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法规。

3200万份信用档案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记者了解到,湖南省这份决议明确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职能和责任,提出社会信用建设应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及严重失信行为公开披露制度。

“对于不诚信的企业,将定期曝光,还将考虑公布相关热线,监督失信企业。”湖南省工商局副局长寇能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企业和个人征集系统已为湖南省26万户企业和3200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湖南省工商局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归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461万条,共计2.13亿个数据项;湖南省公安厅公民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全省6800万自然人建立了公民基础信息档案。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任务,初步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与更新的长效机制。

公务员成信用“监管重点”

“我现在开车特别小心,如果违章过多,我的信用报告将会有不良记录,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在长沙县某政府部门工作的王新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长沙县出台了相关规定,公务员转正、评优、晋升都将查询其个人信用报告,若发现存在不良信用记录,都将实行一票否决,“可以说,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

翻阅决议相关内容,记者发现,在信用监管方面,不仅公务员成为了“监管重点”,凡是一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都是“榜上有名”,如食品药品安全、商业贿赂、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欠缴逃缴社保资金、用人单位拒绝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安全生产违章、恶意逃避银行债务、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关联交易、高管失信、部分党员干部和名人富人违法生育等。

来源: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记者 冯志伟 实习生 许芷君)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