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DAILY 首页  
 
 
 
 
 
80年代中国电影娱乐片风潮
[ 2009-08-26 14:37 ]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从一种文化事业逐渐转化为文化企业,电影的性质和运作体制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电影生产从过去的完全政治行为变成了一种与政治息息相关的经济行为。从此,经济利益成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动力和运行目标。

80年代电影界的最后一个热点,是关于娱乐片的探讨。电影的娱乐功能自“左翼电影”开始受到压抑,“十七年”及文革时代被压至最低点。改革开放初期,娱乐片作为“题材样式多样化”中的一类片种出现,以其数量上的不可觊觎和质量上的差强人意引起电影界的争论。这场争论在80年代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观众对电影娱乐功能的需求却日益增强。

中国式娱乐电影:武打片

娱乐片对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冲击是以武打形式发起的。1980年张华勋导演的《神秘的大佛》是国产片中较早的一部武打片,它以寻宝为主题,在其中穿插凶杀搏斗情节,情节曲折且富于传奇性,作为开端作品,导演为影片确立了伸张正义、弃恶扬善的文化价值框架。影片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中老一代批评家梅朵的意见基本代表了当时对此类影片的主流看法。他认为,“这部影片,不仅情节纯属编造,谈不上什么教育意义,武打场面也不见功夫,没有美感。影片创作者的兴趣主要放在制造恐怖气氛,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上……我们既然反对西方影片中的暴力和色情,为什么要拍摄这样的影片,以制造恐怖气氛、进行感官刺激为目的呢?这又会对我们的观众、尤其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什么影响呢?”尽管受到主流批评家指责,但影片本身却受到了众多观众的欢迎。

真正掀起商业浪潮的是《少林寺》。影片以逼真的武打场面与善恶有报的因果剧情,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影快感。影片由香港中原公司启用李连杰等大陆武术运动员在大陆拍摄。李连杰后来变成为国际武打明星。影片上映后引起的轰动,使武侠电影争论的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这一阶段的武侠影片积极靠近现实主义手法,试图把武侠电影提升为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演员选择真正的武术运动员,以真功夫对抗港台武打片的“花拳绣腿”,在主题上尽可能使主人公的功夫展示具有伸张正义、变现民族气概等意识形态目的。当然,也因此限制了武侠电影对娱乐性的诉求,只能靠真实感较强的武打奇观来吸引观众。

不过,由于一批香港与大陆合拍的武侠电影的出现,这些武侠电影还是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武打电影类型的发展。

喜剧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喜剧电影的复苏繁荣时代,喜剧电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观众最为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也是中国八十年代社会心理和审美文化的一面与时同行的哈哈镜,同时还是八十年代电影批评的争议焦点所在。在八十年代的喜剧电影文本中,可以品读出中国喜剧电影和喜剧文化或隐或显的印记,以及中国喜剧电影此后发展的可能性。

《咱们的牛百岁》:笑声中完成的意识形态同化

影片《咱们的牛百岁》讲述了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中,共产党员牛百岁带领懒汉组社员:“惹天祸”牛其、“三只手” 新良、“懒汉”田福、“浪荡鬼”牛天胜、“破鞋”菊花共同奋斗、脱贫致富的故事。

影片的叙事系统中,基本的戏剧冲突是新时期初期农村中落后消极的生活观、价值观与农村新经济政策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片中人物个性鲜明又富有喜剧性格,他们围绕牛百岁这个核心人物上演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事件,引起一连串生活矛盾冲突,随着这些矛盾冲突在笑声中一一化解,影片的基本戏剧冲突也得以解决。影片由此完成了一种意识形态认同的使命。影片中的五位后进农民各有不同恶习,影片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之间风趣诙谐、性情流露的对话来挖掘人物内在的幽默感和性格中入情入理的喜剧因素。如影片中“懒汉”田福被演员陈裕德油滑憨傻的言行刻画得惟妙惟肖。田福好吃懒做,却以享受“社会主义优越性”为由心安理得。工作组实行联产到劳制度之后,田福在田里被施肥的拖拉机追得连滚带爬,仰倒在地,他狼狈地骂道:“什么人兴这么个法子,动不动就包,就分!优越性一点都没有了。”这一段落,田福的滑稽动作自然发生,埋怨之词情动于衷,将一个懒汉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苦恼与不适刻画得生动诙谐。

影片还注重运用巧合、误会、夸张、闹剧、嘲弄、讽刺等喜剧手法来创造喜剧情境,制造喜剧效果。秋霜与菊花之间隔墙吵骂,先是指桑骂槐、冷嘲热讽,继而恶语相加,互不相让,这场闹剧情境中两人忿忿不平的犀利眼神、泼辣尖刻的损言秽语,把乡村妇女之间的对骂渲染的生动热闹、声色俱备。之后百岁深夜归来,秋霜火气未消,要与他“划清界限”,百岁劝解无效,只好蜷曲着身子躺在炕边,秋霜却朝百岁的屁股上蹬了一下,说:“锅里有馅饼,还要人家一口一口地喂你呀?!”夫妻之间的猜忌、吃醋、怄气、体贴就浓缩在这一蹬一嗔之间,令人忍俊不禁。影片中如此喜剧情境还有很多。片中戏剧冲突的铺叙和强化以及矛盾的化解、人物的塑造大多在喜剧情境中完成,且喜剧情境的设置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影片在观赏的娱乐性与艺术的真实性之间取得巧妙平衡。

从叙事结构来看,影片《咱们的牛百岁》大体符合新时期十年喜剧片主流的情节模式链,营造氛围——出现矛盾——制造笑料噱头——误会或巧合法——大团圆结局。线性主体情节叙事,封闭式的大团圆结局、适应当时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在笑声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达,温情、乐观、昂扬、讽喻的喜剧风格,这是八十年代初期生活喜剧影片的审美特征。这类喜剧影片因为对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响应、民间性的审美取向,深得当时激昂岁月中娱乐还相对贫乏的中国电影观众特别是农民观众的喜爱。

《顽主》:后现代喜剧的萌芽

生于八十年代的人,如果以观赏的眼光而非研究的态度去看八十年代的诸多喜剧电影,可能会觉得有些太沉重,有点虚假,还有些乡土气过浓。但面对《顽主》,确能产生某种共鸣,因为影片浓郁的都市感,还有后现代的诸多手法,影片透露出的调侃人生的味道,如今我们喜爱的冯小刚电影中可以找到《顽主》的诸多印记。

《顽主》被称作是中国电影后新时期的揭幕之作,代表了喜剧的幽默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它在题材、人物、喜剧手法、视听语言、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上的创新尝试对于日后中国喜剧电影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片《顽主》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已经完全融入都市生活的现代人,片中三位男青年于观、杨重和马青创办了宗旨为“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过”的“三T”公司。影片的叙事都是围绕他们三人的工作、交友、奋斗、迷茫展开

影片以“三T”公司作为审视现代都市芸芸众生情绪情感、生存状态的透镜。在公司一项项工作的开展中,各色人物轮番亮相,有薄情寡义不负责任的肛肠科医生,有幼稚迷惘、热情开朗的百货公司售货员刘美萍,有怨气冲天、颐指气使的雇挨骂丈夫的妻子,有欺世盗名、蝇营狗苟的所谓“作家”宝康,有道貌岸然、色厉内荏的德育教授赵尧舜,有假仁假义、乘伪行诈的“孝子”。这些人物在影片中作为个体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存在,《顽主》因此成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描摹,成为真正的都市民间喜剧。而这场喜剧中一一亮相的角们,暴露出道德的虚伪、心灵的猥琐……

新时期以来,喜剧影片表现完全意义上的现代都市人的庸常生活,《顽主》可以算第一部。影片大胆使用一些新的喜剧手法。影片在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时,以漫画式的速写笔法,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的幽默形象,绘写出人物的性情。

《顽主》与新时期以来的多数喜剧不同,在这部影片中,没有贯穿影片的基本戏剧冲突,甚至也可以说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三个男青年的坚守职业道德的个人奋斗成为影片主导价值观。为配合影片的调侃风格和都市情绪,影片的视听语言较之以往也有很大改变。影片前后的插曲均是节奏感十足的摇滚乐曲,一些段落画面切换迅速,使影片的叙事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顽主》作为一部喜剧电影,不再是时代的乐观凯旋曲,不再是娱乐的消遣物,它的喜剧性中夹杂着荒诞、戏谑、还有些失落、悲凉、孤独,当喜剧变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的智慧和愉悦的享受时,喜剧电影便开始成为真正的现代喜剧。

编辑:邓京荆 肖冠男 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综合

 

 
  网友祝福  
 


  海外看中国  
世界的“中国观”:西方60年的中国故事
>> 详细

  手机留言 更多
  • 1381***5948:希望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要遭受“512”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
  • 1581***2838:台湾,你妈妈60大寿,喊你回家吃饭。
  • 1376***6312:想去北京看国庆庆典。
  • 1354***4713: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好更强大。
  • 1582***1029:中国,加油!
  • 1331***3113:愿我们的祖国繁花似锦,岁岁昌隆!
  • 1381***1395:60年沧桑见证中国巨变,愿我们更加自信自强。
  • 1358***7650:台湾早日回归,中国和平崛起。
  往期回顾 更多

 
| 关于中国日报网 | 关于中国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