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达赖喇嘛——一个自相矛盾的谜般人物

2009-03-18 08:40

延续至今的藏族文化传统

万把元人民币买到这些顶级的绘画作品唐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着实难以想象。绘制这些唐卡的艺人,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他们的先辈曾是藏传佛教高级喇嘛和拉萨上层贵族专用的画师,世代相传。这些艺人现主要集中在同仁县吾屯地区。

记者见到官却扎西时,这位44岁的僧人正在吾屯下寺门前晒午后太阳。官却扎西每年有一半时间在殿上念经、修密宗,另一半时间在寺旁家中画唐卡。

官却扎西自小随父亲学画,现在带了5名徒弟,希望将这项精巧技艺传承下去。以唐卡、壁画、雕塑、雕刻、堆绣、建筑装饰图案彩画等形式流传的藏传佛教艺术重要流派——热贡艺术,是中国政府首批认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他家宽敞明亮的阳光客厅里,官却扎西向记者展示了一幅精美的唐卡。“这幅画卖3万元,我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画好。”

官却扎西家里陈设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他作画之余有时看看电视,与其他僧人聊聊天。除了家里的固定电话,他还时常用移动电话与外界联系。2006年,他买了辆起亚赛拉图轿车,平时开着去镇上买日用品。

官却扎西会用汉语交流,可不识汉字。因而,他很担心开车去大城市,因为搞不懂高速公路上的文字路标。不过,不识汉字没有挡住他向外拓展的脚步。他已多次带着自己的唐卡作品,到西宁、广州、北京参加艺术展览,还获得了3项奖励。“我是这里最好的画师。”他说。

官却扎西2004年12月到印度去参加金刚大法会,顺便看望在那里学习辩经的弟弟。

从印度回来后不久,他不幸得病,就到平安县石灰窑乡的药水泉求治。他说:“在药水泉边,我连着喝了7天泉水,最多一次一气喝了14斤泉水。没喝完就拉肚子,拉完了还接着喝。病是感觉好点了。听人说,那里的泉水包治百病,不过需要连着去3年,每次喝7天,慢慢地病才能痊愈。”

这几处知名的药水泉,离达赖喇嘛的出生地只有10公里。官却扎西说:“那年我就去了药水泉,是为治病。没去达赖喇嘛老家,那里太远了。”

不断磨炼画技的官却扎西擅长创作佛教题材作品,菩萨、神山、圣湖,是他最拿手的绘画主题。

转世与永恒

官却扎西笔下的圣湖,就是藏传佛教徒敬仰的拉姆拉错。这个被海拔5000多米群山环抱的马蹄形高山湖泊,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为寻找他的转世灵童,摄政的热振仁波切按照藏传佛教传统,到拉姆拉错去观湖,从圣湖所显现的景象中获得神示。

据说,热振仁波切看到了发音大致为“阿”、“嘎”、“玛”的3个藏文字母,还看到一座三层金顶寺庙,寺庙东面一条山间小路蜿蜒通向山上一座绿松石顶的平房。

藏传佛教高级僧侣就是根据圆寂活佛的暗示以及圣湖上观得的景象,开始他们寻访转世灵童的工作。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始于13世纪。寻访转世灵童,通常由前世活佛身边的高级僧人在藏人居住的地区展开。

热振仁波切观湖看到的三层金顶寺庙,后来被指认为青海西宁附近塔尔寺的大金瓦殿。塔尔寺在藏传佛教中地位特殊,因为那里是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宗喀巴是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的师傅。

当年从拉萨出发的转世灵童寻访团队,到了塔尔寺后又打卦,确认灵童就在离塔尔寺骑马一天的距离之内。

塔尔寺的活佛之一宗康仁波切向记者解释了向来被认为灵异的活佛转世制度。他说:“佛有三身,灵魂不灭。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一位最高的佛为主宰,一切生灵都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犹如车轮旋转。佛乃自由自在,不再轮回。佛在人世间的化身,肉身灭了就是圆寂,灵魂则持续下去。”

“称我们为‘活佛’是不恰当的,这在藏语中意思只是‘比较高贵的僧人’。因为肉身本身不是佛,成佛就意味着永恒。”宗康仁波切对“活佛”的认识与达赖喇嘛的说法别无二致。十四世达赖喇嘛宁愿称自己为“如法守戒的佛教比丘”。

宗康仁波切说:“历史上,藏传佛教‘活佛’的转世,基本没出过藏区,最远也不过是在蒙古。”

他还说:“在我的理解中,在世转世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在前世仁波切圆寂之后才能转世。灵魂只有一个,怎么可能附在两个肉身上?”

“佛门弟子要普度众生、行善积德,最大的心愿是能成佛,最怕下地狱。”宗康仁波切说。

在同仁县香火很旺的隆务寺,一位35岁的僧人就坦言对地狱的恐惧:“去天堂或下地狱,每个僧人都面临抉择。我们都要听大喇嘛说的话,假如不听,什么都不做,来世就不好啊。”

三世达赖喇嘛也曾到过青海东部,传说他途经这里时,坐骑白马忽然死去,当地佛教徒遂建一寺庙,命名为白马寺。

李巴德已当了25年白马寺住持,他说:“现在,我们交通方便,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有了电话,相隔遥远的人可以互相通话;说不同语言的人,也能自如交流。佛祖早就预见过的世间万物相互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正一一实现。”

“生活越来越好,我只有一个小小的不如意。”这位76岁的藏族人指着白马寺山下一条喧嚣的高速公路说:“路上每天跑那么多车,有点烦人。”

离白马寺直线距离400米的这条高速公路,连接着西宁和2000公里外的圣城拉萨。

编辑:肖亭 来源:新华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