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芦山地震救援彰显中国进步

2013-04-23 11:22:01 来源:新华国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芦山地震救援彰显中国进步

4月22日,消防战士在操作生命探测仪对宝兴县县城滑坡地带进行搜索。当日,在宝兴县的各支救援队伍进一步加快行动速度,争分夺秒地深入到当地灾区展开救援行动。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领导集体出色应对“大考”

  【英国《金融时报》4月22日报道】芦山地震是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需要应对的第一次自然灾害,他们至今的应对措施快速且有力。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示军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同时注意自身安全。习近平同时也是中国军队最高领导人。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六下午飞抵灾区。中国国家电视台播出了他在芦山一个帐篷里指挥救援的画面。

  【日本《朝日新闻》4月22日报道】在袭击川中地区的地震过去一夜之后,灾情开始浮出水面。能否妥善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对才成立一个多月的习近平政权来说是一场艰巨考验。习近平政权通过媒体突出两点,一是领导人已赴灾区考察灾情,二是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对中共政权来说,救灾是一场不容有失的考验。在5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家一级救灾响应机制震后8小时才启动。尽管此次地震的规模小于5年前,但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中国政府是怀有危机意识的,这可以从李总理在震后5小时乘专机赶赴灾区窥得一斑。

  截至21日,军方和武警已出动超过1.8万名官兵,投入约800辆车辆。习主席强调进入灾区的军队要发扬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强烈意识到救灾工作事关政权的命运。

  【台湾《联合晚报》4月21日报道】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正式登上最高领导人大位刚满一个月,就发生四川雅安强震,加上H7N9阴影仍在,对习李体制更构成重大考验。

  接连发生疫情及强震,不论是对“习李”治下的中国政府体制应变能力,还是对“习李”两人自身的威望,都形成重大考验。

  【台湾《中国时报》4月22日报道】中共“习李体制”全面接班刚满一个月,就面临四川芦山强震的考验。目前外国媒体对“习李体制”的救灾效率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比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大有精进。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昨称,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首次应对的自然灾害,其应对措施“快速且有力”。《今日美国报》称,中国领导人在震后迅速做出反应,有效提升政府形象,赢得民众广泛支持。《纽约时报》指出,尽管芦山地震规模不如汶川,但明显看出政府对救灾工作更加重视,考虑更加周全,短时间内就有大批救灾人员和物资到位。《印度时报》称,官方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安抚民众,这在5年前汶川地震中难以想象。

(来源:新华国际 编辑:王琦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