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变化的饮食
这涉及中国过去20年中经济增长对饮食变化的影响。在过去10年中,仅牛肉消费量就增长了1倍。冷藏食品数量一直在增加,以适应便捷的西式生活方式,还有各种现成食品都含有“隐藏”的糖分、淀粉和脂肪。西式快餐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中国最大的8座城市中,50%的中国城市人群定期光顾快餐网点,这部分市场规模已增至150亿美元。在这些城市中,餐馆21%的销售额来自西式快餐,而其中大部分都由25岁以下人群消费。
中国饮食变化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越来越忙的中国城市人口拥有的购物时间似乎越来越少,许多其它需求都占用了他们的时间。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都将在购买食品时图方便。
20年前,中国各大城市的人们大多数时候都会骑自行车去菜市场,购买新鲜水果、蔬菜、肉、鱼和禽类,为他们晚上的主餐做准备。辅之以每周去趟商店,购买罐头和干货。但在过去20年中,这些菜市场已从这些城市中心的街道上以及许多郊区地带消失。不断上涨的城镇地价、大规模的城市再开发以及卫生方面的顾虑,共同发挥作用,使这些市场消失。如今,每周驱车(或打车)去一次当地巨型超市,成了中国城市更主要的模式。看看中国最大的8座城市,在1996至2005年间,去菜市场的交通量下降了50%至54%,而到巨型超市和普通超市的交通量增长幅度,即使不是更高,也起码达到了同样的比例。菜市场逐渐消失,取代它们的是各种便利店、超市和巨型超市。对于日益增多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而言,现在获取新鲜食品最近、最便利的来源,是超市而不是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