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终:世界变好变坏 留下什么启迪
用任何词汇概括任何一个十年,如果不有失偏颇,就可能有失空洞。但我们仍然需要某个特定词语的标签,引领我们穿行于十年世事的莽莽丛林,为未来跋涉寻找一张路线图。
各国媒体从去年底起,就纷纷试图归纳十年来的时世变迁。或曰,这是“咆哮的十年”、“多事的十年”;或曰,这是“重生的十年”、“迷失的十年”。美国《财富》杂志主编瑟沃长叹,这是“地狱般的十年”。
而我们认为,不论从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是各国总体发展来看,21世纪头十年,更应该说是进步的十年。世界总体更加和平,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民众生活普遍改善。数据表明,十年来,大国关系相对平稳,全球暴力活动为50年来最低,多数国家在多数年份经济都呈正增长。物质文明取得大发展,技术创新加上中国制造,使得几乎所有东西都比十年前更好、更便宜。美国《时代》周刊因此承认,这十年,美国虽因实力相对下降而失落,但也从其他国家的进步中获益,世界的总体发展令人鼓舞。
这进步的十年,留下惊人的物质财富,也留下一千零一夜也说不完的精神遗产。这里只谈两点。
启迪之一:这十年世界的变迁,表明各国能够和平地共同发展。历史不仅没有终结,而且出现了更多发展范式,使这十年也成为重建多元的现代化标准的十年。
显然,不论北京共识、巴西道路抑或普京主义,都烙着“非西方”印记。这些新兴大国努力融入现有国际框架,依靠互利互惠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取得进步,从而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成功竖起“非西方”参照物。它们不是挑战者、反抗者、颠覆者,而是融入者、获益者、推动者;它们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和平,也促进了世界和平。
启迪之二:这十年全球化的进展,还使世界形成多层面、多向度的利益共同体;机制、技术与思想创新不断扩张人类共同发展空间,俱荣俱损的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深。
十年来,互联网翅膀和手机飞毛腿,使人类发展空间拥有了前两个世纪难以想象的弹性。在19和20世纪,所谓全球利益只属于屈指可数的几个所谓列强;如今,所有拥抱全球化的国家都应用最新信息技术在全球进出口,都拥有各种全球利益,都需要为维护其全球利益而展开全方位外交。十年前风生水起的反全球化运动,在这样的大势之下被吸收、消弭、分流。所有国家都是利益攸关方,都基于广泛的共同利益而需要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平衡。
这十年的后半段,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峰会数量激增。一年到头,每天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在飞往另一个国度。世界不再听凭几个巨头说了算,单边主义执念已成怨念。虽然多边外交牵涉的面越来越广,需要平衡的利益越来越多,议而难决使效率受到削弱,但国际秩序势将进一步朝着公平民主的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性变化,客观上导致各国更加需要扩大利益交汇点,谋求互利,争取共赢。咄咄逼人地挤压他国战略空间,不见得能够如愿以偿地维持或提升自身影响力,反而更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当今世界,最好的办法不是吓唬别国和与别国对立,而是帮助别国富裕和繁荣。”
有人提出,中国对角色的选择是“当今最大的疑问”。其实,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进而成长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历程,早已给出清晰的答案。作为十年来全球“最成功的故事”“最热门的新闻”,中国是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最大受益者,只有沿这条道路走下去,她的成功才能继续。2010年,只是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点,对人均GDP仍居世界百名之外的中国来说,争取总体和平、稳定宽容、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让13亿中国人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是下一个十年头等重要的任务。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世事变迁与我们个人生活其实颇为相似:许多乐观的期望,最终落了空;许多悲观的估计,却也没一语成谶。我们遭逢大大小小无数危机,但每次危机都同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而太阳底下仍然会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新奇事情。世事如棋——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蕴含着无穷无尽、令人着迷的可能性。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