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国际防务|军事评论|军事广角|台海热点|台湾旅游|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新一代“飞翔蓝军”亮相
2010-02-24 09:18:26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新一代“飞翔蓝军”亮相

初春,昔日淮海战场上空,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空战演练拉开帷幕。

  中国日报网消息:万里长空,江淮丘陵,战机呼啸,导弹凌空,电波交织。一支“飞翔蓝军”神出鬼没,与“红军”连续进行了两个场次的昼夜交锋。

  这是南空第一支“合成假想敌”部队在演兵场亮相。2月下旬,笔者走进了这支部队,揭开了他们神秘面纱的一角……

  “飞翔蓝军”之形:装备精良 要素齐全

  从外观上,这支“蓝军”部队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脱胎换骨。

  在装备性能上,他们比以往高出一筹。无论是制空作战、远程突击、战场救援装备,还是防空导弹、机动雷达等兵器,大部分是目前南空部队中最好的。

  信息化标志更加鲜明。“蓝军”指挥部的一位领导告诉笔者,这支部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信息分发和信息欺骗、信息压制等手段更加完备、更加先进。预警侦察、指挥控制、电子干扰等部队占据了半壁江山。

  “蓝军”部队首任司令、南空航空兵某师师长王俊飞向笔者介绍,在规模上,过去的“蓝军”称之为分队,因为只有一个部队或一种机型,如今他率领的“蓝军”,仅航空兵就增加了3个不同机种和不同机型的部队,还配属了相当数量的地空导弹、雷达、电子对抗等地面部队,规模相当于以往的几倍。

  笔者从“蓝军”指挥部指挥席位数量的变化上一眼就看出了端倪,一下增加了好几个战勤分队。

  风暴急旋,冲天掠地,“飞翔蓝军”一亮相就非同凡响。笔者在“蓝军”指挥部大屏幕上看到,预警机实时传回的空情数据不断刷新,制空作战飞机布势防卫、空中游猎遍布划定的各个空域,对地突击机群远程奔袭,长驱直入。地空导弹、雷达部队与航空兵密切协同,灵活作战,隐蔽机动,分区待敌……

  到底是新一代的“合成假想敌”部队,果真不同寻常!

  “飞翔蓝军”之神:不拘一格 演谁像谁

  “飞翔蓝军”一亮相,遭遇的就是颇为强悍的航空兵某师。

  这支“红军”与“蓝军”规模大体相当、要素同样齐全,也是多兵机种集群体系。一年之前,双方曾交手对抗,不相上下。此次“强强对阵”,“飞翔蓝军”锋芒毕露,让“红军”大伤脑筋。

  他们先行一步展开攻势,一开始就对“红军”的警戒雷达、制导雷达进行电磁压制。与此同时,多批次的远程精确打击兵力隐藏其中,几次从对手料想不到的方位,对指挥所、机场等重点目标“偷袭”,新战术令人刮目相看。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战场。地空导弹随机而动,隐蔽设伏,张网以待。机动雷达,一会在这开机,一会在那开机,信号不断移动、频率不停更迭……

  王俊飞对笔者说,当“蓝军”最大的忌讳,就是摆脱不掉自己当“红军”时的作战原则、指导思想、战术战法。演真扮相,必须另辟蹊径。为此,他们编制了“蓝军”战术训练课题和考核规范,完全突破常规,划分成数个飞行分队,每个分队模仿一到两种机型,飞行员全部按所模仿机型的性能、特点、担负任务、指挥方式练谋略、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

  据悉,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们系统组织了防空、反制、争夺制空权等多个综合作战课题的演练,使“蓝军”部队彻底转型,“假想敌”越来越形象神似。

  “飞翔蓝军”之睿:耳聪目明 信息通畅

  在飞行大队长曾健敏的飞行生涯中,先后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空战”,一般都是单打独斗。这次的实兵对抗演练,他却不再感到孤单。

  在他的背后,由一个强大的体系支撑着。那天,警报响起,该大队作为“蓝军”,数十架新型战机成编队紧急起飞。

  曾健敏和僚机李剑,负责拦截低空突防的“红军”飞机。12时05分,双机进入待战空域巡逻。12时12分,突然传来预警机引导呼叫:“一批敌机,方位140°,右转接敌,动作快!”

  曾健敏和僚机立即右转,形成斜对头接敌态势。然而,就在他们快要发现“敌”机的时候,“红军”猛然实施电磁压制,空地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和无线电通话系统受到了强烈干扰。

  在以往的对抗演练中,这种情况令人紧张。然而这次,曾健敏泰然自若,他心里清楚,还有别的信息保障渠道可以支持作战。他从容不迫地将信息系统转换到与“空中指挥所”链接的通道,信息瞬间通畅,空中态势一目了然。

  接着,曾健敏和僚机扩大雷达搜索面,目标在显示屏上突然出现。曾健敏增速飞行,僚机心领神会地变换战斗队形,迅速占位,紧紧咬住“红军”飞机。

  “飞翔蓝军”之诡:兵不厌诈 出奇制胜

  这是一次令“红军”完全没有想到的怪异行动。

  “蓝军”预警机、制空作战飞机和突击机混编分布在各个待战空域里,不断交换空域。“红军”不明就里,赶紧调整兵力部署,“蓝军”发现“红军”队形分散后,抓住战机,集中优势空中兵力攻其一点,一举将“红军”雷达阵地“摧毁”。

  接连几次较量,都是如此。“蓝军”的机载打击武器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专门破袭“红军”的“命门”。

  何以如此?对抗尘埃落定,“蓝军司令”王俊飞揭开了谜底——

  原来,在对抗之前,他们就打破过去“蓝军”猛攻猛打的惯例,先行一步获取战场信息,对“红军”雷达、地空导弹等用频武器装备的部署摸了个一清二楚。对抗展开后,他们将空中侦察装备隐藏在空中掩护兵力当中,使空中突击兵力在第一时间获取目标信息。

  这还不算,他们还专门派出特种侦察人员,行程数百公里深入“敌”后,实地侦察“红军”,及时精确引导空中机群穷追猛打。

  兵无常势。演练虽然结束了,但王俊飞和他的合成指挥所班子仍然兴致不减,又在设想更加大胆的招法,更加诡秘的战术……

  笔者相信,在下一场激战,会有更多新的突破!

  (压题照片由本报特约记者贲道春摄)

  专家点睛■南空航空兵某师师长 王俊飞

  高度决定视野

  常言道:站得高,望得远。扮演“飞翔蓝军”一年来,我把这句话理解为:高度决定视野。

  “飞翔蓝军”高在哪儿?扳着手指头细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最关键的是,它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兵种机种、小型化的“蓝军”分队,而是一支作战要素齐全的多兵种机种集群体系。它具有了“体系对抗”这个信息化空战的灵魂,因而可以居高下视,俯看天下,牢牢占据信息化空战“食物链”的高端。

  因此,新年度按纲施训,我们必须牢牢树立体系作战的思想,练体系,打体系,从全要素作战的高度审视战斗力的短板,尽快磨练自己,胜任角色。我想,“红军”战友更应如此。

(来源:中国军网 编辑:任奇)


(来源: 解放军报)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