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海外投行看中国:结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2013-07-12 12:58:56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6月以来,中国日报网精心策划“海外专家解读中国经济”系列访谈,专访了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伦•威尔逊学院等全球著名高校的经济学专家,以及海外大型投行公司经济分析师、投资公司高级经理等专业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中国经济硬着陆等热点经济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解读。访谈推出后,得到海外民众的热烈响应,近两万名海外网友在我网英文论坛、博客和海外社交媒体法人账号上发表留言,积极评价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五

中国日报网对巴克莱资本董事总经理及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研究部首席经济分析师黄益平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是专访的具体内容:

黄益平(巴克莱资本董事总经理及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研究部首席经济分析师):结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从今年三月中旬上任以来,李克强总理施行了独特的路线方针。其主要的经济方针框架,可以概括为“李克强经济学”,包括无刺激计划、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改革这三个支柱。

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控制财政风险,特别是对可能会助长资产泡沫的流动信贷实施控制。

如果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是致力于扭转通货紧缩和恢复增长的话,“李克强经济学”则是着眼于去杠杆化并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李克强1994年在北大的经济学博士毕业获奖论文中分析了1980年到90年间的中国三大经济部门:农业,乡镇企业和城市部门。在李克强的分析中,转换结构是生产力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中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构改革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而这也是“李克强经济学”三大支柱的基础。

无经济刺激措施:5月13日,在一次对全国政府官员的讲话中,李克强谈到:“要实现今年的经济目标,对经济刺激政策或是政府的直接投资的依赖不能太大,我们要依赖市场机制来实现这一目标。”

去杠杆化:在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银行必须好好利用现有信贷并努力控制财政危机。

结构改革:从上任以来,李克强就一直强调: “改革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李克强经济学”的成败最后取决于结构改革的成效。鉴于中国政府准备了大范围的改革措施,李克强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让他的政策成功。

“李克强经济学”就是中国需要把其经济带上持续发展道路的不二选择。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经济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延伸阅读: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一 耶鲁专家看中国:政策聚焦于经济增长质量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二 沃顿学者看中国:中国经济将持续繁荣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三 美国教授看中国:新经济模式体现新政府智慧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四 外商高管看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六 外国官员看中国:我们把中国看做很好的朋友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七 美国网友看中国:中国的经济政策有益且明智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八 英国网友看中国:北京超现代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九 法国网友看中国:金融改革释放经济正能量

海外人士看中国 系列连载之十 亚洲网友看中国:中国促进了西方的经济发展

 

编辑: 王思宁 标签: 海外 中国经济 连载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