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贵州>本网专稿
独竹漂:技艺高超的绝活
2011-09-18 17:13:21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17岁的吴月明正优雅地站在河中心一根7.5米长的竹子上,镇定自若地用一根长而细的竹竿作为划桨并保持平衡。

这并不是功夫电影中被坏人用飞刀追杀而逃离的场面,这个苗族少女吴月明,正在参加9月12日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一项比赛。

这项奇特的运动——独竹漂,起源于贵州省北部的赤水河地区,当地的居民在过河时通常用这样一根竹子来作为交通工具。

今年是独竹漂第一次作为一项竞赛项目出现在民族运动会上。

这项比赛规定独竹漂使用的“竹子”必须是绿色纤维玻璃制成的,可以使道具的弹性更好,也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同时,这种人造的“竹子”比传统的竹子可以漂得更快而且可以拆开以便运输。

吴月明从去年11月开始训练,为比赛做准备,现在,她是60米和100米竞速比赛的冠军。

在奖牌挂在她身上时,吴月明喜极而泣:“这项运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使我的生活有了崭新的一页,我想通过这个告诉我的家人我已经长大了,他们不需要再为我担忧。”

17岁的胡朝贵是贵州凯里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他获得了男子60米和100米竞速比赛的冠军,他在说到独竹漂时表示:“最难的就是保持平衡的部分,我练习的时候摔进水里好多次。”胡朝贵在半年时间内坚持每天训练7到8个小时。

胡朝贵在2008年在家乡的一个比赛中拿到第三名,才算首次接触了这个项目,他兴奋而热情地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我一开始很紧张,但是比赛一开始,我就变得很兴奋。”

他说,在竹子上保持平衡的秘诀就是直立在上面并且用腰力来控制脚下的竹子。通常他会用单脚踩在一个大球上来练习平衡。

裁判员陈立勇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独竹漂是一项全方位的运动,可以让人保持健康,但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项运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这是贵州的一项地方性运动,需要在河上进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这样的条件。”

据陈立勇介绍,在距离贵阳市144千米远的遵义市,一些50多岁的人仍然使用独竹漂来渡河,但是年轻人们却很少有会的。

幸运的是,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贵州的举行,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对这项传统而奇特的运动产生兴趣。 (英文见中国日报9月16日第22版)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记者 许琳 实习记者 陈姗姗 翻译)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