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贵州丹寨:民族手工艺品“借船闯海”抱财千万

2013-07-02 15:22:23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贵州丹寨:民族手工艺品“借船闯海”抱财千万

王家村苗族古法刺绣合作社里,正在做着绣活的妇女们。(熊诚 摄)

飞针走线,绽放的花朵跃然于织布上;纤细的银丝几经翻转变成展翅欲飞的银蝴蝶;随处可见的一花一叶与古老造纸工艺碰撞出带有艺术气息的精美收藏品……。

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千年流传的技艺,通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娴熟的手法变成一件件具象的产品,搭乘上“产业快车”,走出深山,收获财富果实。

传统工艺搭乘“产业快车”

走进苗族古法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作坊,20多名苗族妇女正在木制小楼里安静地做着绣活,原本素净的织布在串着五彩丝线绣花针的上下穿梭下,渐渐变得多彩起来。

去年5月29日,在村两委的引领发起下,成立了“王家村苗族古法刺绣专业合作社”。紧接着,当年7月,王家村又成立了苗家女古法手工刺绣有限公司,进一步助推刺绣手工业的发展,让原本只是自绣自穿戴的妇女刺绣商品化、市场化。

搭乘“产业快车”,王家村刺绣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文书王成海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78人,主要以手工刺绣和手工织布、织锦为主,主要业务有绣片、绣品的生产及销售;绣片及绣品图文设计开发,合作社目前主要与晟世锦绣等一些民族文化公司合作,由公司按月回收社员的绣品,再经过精加工,生产出刺绣包、刺绣手机袋、电脑手提包等延伸产品进行销售,走出了一条“农户+合作社+企业”的路子,单是通过晟世锦绣公司的助推,去年丹寨县刺绣销售产值就达到了8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000万元,社员每月收入在700—2000元左右,占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

家门口“绣”出美丽事业

“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要让这项传统技艺产业做大做强,为妇女们提供一个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的平台。”王家村文书王成海说。

一旁的本村妇女杨光丽接过话题说,如今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在是好,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地方打工了,这要感谢合作社给我们的帮助。

据合作社负责宣传销售的工作员潘晓培介绍,现在王家村在家的妇女都成为了社员,从外面嫁到村里的媳妇对刺绣感兴趣的,也纷纷加入了合作社,由村里的刺绣行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寨的妇女加入到合作社,共同在家门口“绣”出美丽事业。

在丹寨,以刺绣闻名的村寨如今已达到了7个,而其它民族手工艺诸如古法造纸、民族手工银饰、蜡染和卡拉手工鸟笼等,都已初具产业规模。

丹寨县委书记侯美传介绍说,目前全县注册的手工艺合作社已达7个,在助推其产业的发展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丹寨已成立了关于加快丹寨少数民族手工刺绣等手工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来助推其发展,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启动了丹寨县关于加快少数民族手工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启动了整合县内的各类资金,用于加快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目前,该县正在着手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民族基础的村寨,作为重点示范点来打造。争取用半年时间,助推民族手工业的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熊诚)

 
 
 

焦点图片

姚明女儿身高已达1.1米 网友调侃直逼郭敬明

《艺术人生》玩混搭 朱军邀谢娜“致青春”

高温蓝色预警:中东部今日持续35℃以上

“蛟龙”号在“蛟龙海山”开展科学调查

精彩热图

外交部回应斯诺登事

3D打印假肢助小鸭行走

埃及总统讲话为己辩护

凯特王妃或将随时分娩

精彩热图

地下水成“绿茶”污染20多年该谁治?

盘点全球搞笑动物照片:大象最疯狂

动物抽烟酷劲十足

郭敬明奢华豪宅办公室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