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专家称清明是春季节日的综合 核心是“感恩教育”

2014-04-03 14:5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风十里,梨花风起,荞麦青青——这是清明节气的物候。此时,花都绽开了,明前茶待采了。

“恰如《岁时百问》中所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朱伟华说,“清明的本源源于此,即万物有气清景明之象。”

但由清明而生发的三次演变,让人们难以“清楚明白”。朱伟华介绍说,一变:从物候学上的节气清明,变成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清明;二变:由万物的气清景明之象,变为世人的悲欣交集之感;三变:文化内涵、习俗活动日益多元化,祭奠先人只是其中之一。“节气与节日合一的,只有清明和冬至;除了清明节,其他的传统节日意义单一,如端午祭奠屈原,中秋阖家团圆。”

我们不禁要问: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这么多,它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清明传统的习俗活动如此多,为何现代人还是感觉内容较单调?怎样才能分流每年的“清明祭扫、出行大潮”?复兴清明节文化,要点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我省相关的专家学者。

■清明是春季节日的综合,核心是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清明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缅怀先祖的一种祭扫;对许多上班族而言,清明是外出踏青游玩的节假日。清明是“节假日、节日、节气”的三合一,也是“悲、欣”一体——既有缅怀逝人的悲痛泪水,又有踏青嬉戏的言笑晏晏。

记者:和其他传统节日不同,我们好像很难用几句话将清明节说清楚。人们在这天又悲又喜的似乎有些矛盾。为什么会这样?

李宽定(学者、作家,贵阳国学大讲堂创办人):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最具矛盾色彩的莫过于清明节了。人们可以将祭奠和出游合而为一,祭扫完毕则游春赏景,并且大快朵颐尽兴而归,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就此,唐高宗时就下过一道诏令表示不满,说“既玷风猷,并宜禁断”,意思是说“有损风教德化,应当严格区隔开”。

但联想起中国人称“丧事”为“白喜事”,就能明白悲伤和喜悦同存的道理。即为的是用喜庆、热闹的气氛冲淡丧失亲人的悲恸。正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转悲为欣,是中国人境界的体现。

朱伟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博导):这和清明节的演变有关。各地的清明风俗习惯林林总总,但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祭祀、游乐、饮食。这三方面其实就揭示了清明节的演变轨迹。

简单说来,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和上巳节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民俗节日。可以说,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

记者:清明是春季节日的综合,传达的节日内涵有一个综合的、核心的价值取向吗?

李宽定:梁启超有句话,“中国的一切文化都建立在感恩的基础上。”国人的节庆习俗,婚丧嫁娶、祭祀扫墓,有个共同的特点: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落脚点是面向活着的人,即对先人的慎终追远,为的是让后人明德归厚;目的有二:让后人感念先祖的恩情,在踏青和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让生者领受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欢愉。

朱伟华:人们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的功德,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同时也是与祖先对话的机会。人们在祭祀仪式中,实现了家族历史与精神遗产的互动,促成家族子孙在日常生活中对“家风”的遵从和发扬。

形式可变,慎终追远的心意不能变

过去,清明前后三日,四野如市,一队队人提着篮子上山扫墓。篮里多盛鞭炮香烛、纸串纸钱,供饭供肉供果,还有酒。“焚香烧纸、磕头燃鞭,这是过去贵阳人的一套祭拜流程。”家住六广门的“老贵阳”何萍女士对记者说。不过,流程中的焚、烧、燃环节不低碳,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现在提倡文明祭祀,推广鲜花祭祀。

扫墓的形式在逐渐发生变化,且变化不限于此。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不能在清明节赶回家扫墓,于是出现了找人代为扫墓、网上祭祀等新的祭拜形式。

记者:怎么看待清明扫墓的形式之变?

李宽定:有个故事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民国年间,有一个国学大家叫辜鸿铭,有一次外国人嘲笑他说:“你们中国人祭拜祖先,总是在供桌上摆上饭菜,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

不论是中国人的“饭菜”,还是西方人的“鲜花”,不过是祭拜形式的不同。但心意是相通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形式如何变化,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心意不变,这最紧要。

朱伟华:保持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还是有其积极意义。在庄严的仪式感中,人们无形之中会产生对先辈的感恩心、对生灵的敬畏感。如今的都市中,普遍缺少了这种仪式感,感恩心和敬畏感也相应淡化。相反在一些乡村、民族地区,这些情怀还非常突出——因仪式感也保存得相对完好。

■“清明大潮”来袭,清明习俗活动单一化是主因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习俗日益丰富。从南宋开始,清明除墓祭之外,还包括了食青团、点燃新火、画卵斗鸡、插柳加枣、踏青植树、戴柳赏花,以及放风筝、荡秋千等各种活动。清明节兼备祭祀、岁时、农事、庆贺、游艺等各种功能,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节日。

“反观当下的清明节,活动内容十分单一。基本上是上坟祭扫和外出游玩。这么多人高度集中在少数的活动内容上,形成的‘清明大潮’造成拥堵难以避免。”朱伟华说。以贵阳为例,每年清明节,外出旅行的游客规模和春运相当;祭扫的人群摩肩接踵。“这种现象在全国的大都市普遍呈现。”

记者:清明节的习俗活动本来是很多的,为何现代人只过其中的一两种了?现在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传统节日不好玩,这与清明的习俗日益简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朱伟华:随着时代发展,清明节的一些传统习俗现在已过时或被遗忘了,只有一些核心的习俗保留了下来。许多人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并不清楚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所以每逢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人们感觉无事可做,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所以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节日文化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习俗来表现的。当这些民俗消失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消亡。我们需要重温旧习俗,并在此基础上作一些创新。比如: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的今天,可以将古人插柳与植树结合起来。清明小长假正是出游植树的好时候。

李宽定:要完成对传统节日的集体认同,需要从娃娃抓起。同时,节日文化应该更多地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让孩子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美,生活的绚烂与多姿,懂得亲人、亲情的涵义与要义,学到很多生活经验与生活智慧,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民族文化、珍视亲情与友情,培养正确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

■合力复兴综合性的清明文化节

当下,清明已是“节假日、节日、节气”的三合一。在此基础上,贵阳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还应加一个“文化节”。合力复兴一个综合性的“清明文化节”,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才能鲜活灵动并传承久远。

具体该怎么做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清明文化周’自去年成功举办以来,今年我们还将继续举办。”贵阳孔学堂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孔学堂结合节庆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孔学堂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亲身领略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这一模式值得其他文化机构推广。

执导过贵阳孔学堂首次“开笔礼”仪式的活动导演卢嘉麟认为,需要搭建一个展示清明习俗、文化的平台。“中秋节、元宵节、除夕夜都有了各自的晚会,可以考虑举办一个‘清明节晚会’,以‘追忆怀念、沉思抒怀’为主题。”顺着这一思路,他还建议,结合本地多彩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举办文化清明文化节、营建清明文化园等。

“现在有所谓的‘节日经济’,商家要创造更多的节日商机。”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贵阳女孩罗婷说。她的理由是:端午节有“粽子大战”,中秋节有“月饼大战”,在清明节,除了传统的菊花、鞭炮纸烛,其他商家几乎没有动静,使得清明节成为所有节日中最为“寂寞”的一个节日。

全球知名旅行书《孤独星球》之《贵州卷》的特约作者袁鸾告诉记者,清明节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尽管旅游市场上已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清明节旅游线路,但大部分产品仍是以踏青为主题的常规旅游产品,缺乏清明节的人文特色。“注入清明节的文化元素,依据清明节的文化渊源,主要针对家庭、亲朋好友、恋人旅游市场——这样的旅游产品,可以让人们在玩中有得。”顺着该思路,商家可适时推出“赏春踏青宴”,有个性的特色菜自然会让受追捧。

……

“上下互动、各方联动,才有可能把真正的综合性的清明文化节复兴起来。”朱伟华说。

记者手记

家祭之时无忘公祭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目前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祭”,重要内容是祭祀先人。

其实,“家祭”也可以扩展到更广范围的寻根感恩,慎终追远,缅怀先贤。除了扫墓祭祀和踏青等各种迎春活动,清明节也可以去看看纪念馆、烈士墓、名人故居等。相信只要稍微变换一下形式,清明节中很多丰富的活动内容仍可以时兴,走入现代人的生活。

记者 郑文丰

编辑: 宁波 标签: 清明 感恩教育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