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清明常在 民族不老

2014-04-03 14:58: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乍暖还寒的时节终于过去,我们迎来了癸巳年温暖的清明——清风徐来,大地明洁,杨柳依依,杂花生树。

清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春祭节日。在生命之花竞相绽放的明媚春天,中国人传承着古老的祭祀传统,践行着生命传递的意义。

礼敬祖先 慎终追远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宗教信仰,更多时候是对祖先亡灵的崇拜,有一种返本归宗的意识,在清明节祭扫祖先便是对亡故先人特殊的缅怀方式。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早就说过:“血缘通过善意与关爱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具有同一家庭的传统、同一家族祭祀的仪式、同一祖传的墓地,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清明家祭有墓祭与祠堂祭两种。墓祭是家人上墓祭扫,在唐代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习俗模式。清明祭扫时间,未必一定在清明当天,民间有“前三后四”之说,就是说清明前三天、后四天都可祭扫。清明上坟祭扫,包括挂纸、烧钱、上香、供三牲熟食、宣读祭文、修整坟墓等。在雨水到来前的春季,人们借清明祭祀的时机,对坟墓进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遗骸,又表达了后代的孝心。直到现在,某些乡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动的有无,作为家族是否绵延的标志。

祠堂祭,也称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清明祭祀重在祭扫过程的严肃与真诚,仪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异,关键是“诚敬”二字,切忌潦草应付。祖先祭祀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感恩是社会基本的伦理基础,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缅怀之情,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朴素的感情有利于整个社会层面的感恩文化的培养。在追思中学习感恩,对别人、对社会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与同情。

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的文化精神。我们利用清明时节,追思祖先业绩,提倡家庭、社会对先辈历史的尊重,保持对先人的敬畏之心与感恩之心。在人心躁动的现代社会,清明节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够给人一个理性、冷静思考人生的机会。现在很多人在清明祭扫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思想观念庸俗,祭祀用品也越来越低俗,如烧纸做的别墅、轿车、麻将等等,本意是让先人也在另一个世界享受俗世之乐,实际上是个人追求物质享受甚至感官乐趣的一种心理折射。我们应该倡导祭扫中的环保理念与安全理念,尽量减少祭扫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财耗费。

亲近自然 品味春天

清明是厚重的,也是轻盈的。中国人在春天哀悼亡者,同样在春天激扬生命。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是我们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播种生命、品味春天的时节。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主题之一。唐宋城市经济繁荣之后,大量的城居人民,利用清明墓祭的时机,阖家共赴郊外踏青游春。一时间“四野如市”,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摹了当时东京节日的情景。清明是春嬉的节日,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蹴鞠、拔河等活动,成为人们踏青郊游的时令娱乐。人们还看重柳树生命力强大的特性,在踏青时折柳戴柳,以头簪柳花为时尚,“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除了游春踏青之外,春天是需要品味的,清明时令饮食正是我们对春的味道的体验。清明兼容了古代寒食节俗,许多寒食节日的美食通过清明节保留下来。传统有“馋妇思寒食”之说。寒食燕、清明团、清明饭、清明茶等都是清明节日的佳品。寒食燕是山西地方寒食、清明时的节令食品,它用枣泥与面粉调和,捏成燕子形状,也称子推燕,表示纪念晋国先贤介子推。清明团是用青色的艾草汁染色的水磨纯糯米粉团,可以冷食。据《广东民俗大观》记载,广东客家有清明饭,是清明节从野外采集各种可食的药用植物,如艾草、鸡矢藤、清明菜(鼠曲)、荠菜、枸杞叶等,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舂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可。清明饭因所用药料不同,风味各异,食而不腻,可作点心,也可馈赠亲友,尤受儿童喜爱。

饮茶的最好季节亦是春天,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珍品。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在清明的柔风中,茶树吐出新春的嫩芽。茶人采摘春茶时,要特别仔细,只能用指甲掐,不能以手指扯。传统社会,清明时节,无论家居还是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钻取的薪火煮新茶。天地澄净,春意醉人的清明时节,用薪钻火,煮明前茶,迎着拂面的温柔清风,擎起兔毫盏或白玉杯,那种心境,那种滋味,大约是品尝新茶最妙的境界。

清明是庄重的,我们在祭拜的静默中,回想祖先的恩德,更增持守祖先基业、传递民族香火的责任。清明亦是愉悦的,我们踏青郊外,沐浴温暖的春风,让生命在自然中清新地跃动。

清明常在,民族不老。

那些曾经的清明习俗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荡秋千是北方山戎之戏,春秋时代传入中原。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蹴鞠、打马球

蹴鞠相传由黄帝发明,最初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者篇》中便有“连翩击鞠壤”之句。

放风筝

古时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