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博士”自强不息被誉“中国霍金”
王甦菁只能靠还算“灵活”的左手操作电脑。
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全球无数人。如今,“中国版霍金”的故事正在吉林省长春市上演,感动无数网民。
197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王甦(sū)菁,出生时因难产引起“脑缺氧后遗症”成为命运赐予他的魔咒,他吐字不清,语速缓慢,靠助行器走路,持物艰难。然而,他没有放弃努力,刻苦钻研,现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不仅如此,他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成为2011年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大会博士研究生论坛在全球邀请的10位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之一。此事经网络传播后被很多网民热捧,王甦菁被网民称为“脑瘫博士”、“中国版霍金”。
命运赐予他魔咒 他决不向命运低头王甦菁出生于1976年,出生时的难产给他的身体带来灾难——说话发音不清,四肢协调性差,双腿不能直立,双手不能持物,尤其是右侧手脚基本丧失功能,坐着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摇晃,需要将双腿叠起以控制抖动,写字、操纵鼠标、敲击键盘只能用左手。
在吉林大学前卫小区的计算机楼里,身材瘦弱、依靠助行器走路的王甦菁十分引人注目。“我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抢救,家人给我起名为‘甦’,意为死而复生。”王甦菁说,由于他发音不清,行动不便,从小到大,在学习上遇到很多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通过抓象棋子、抓玉米粒来锻炼握笔写字,右膝下绑着沙袋来稳固身体,防止摇晃。在数万次抓象棋子、玉米粒之后,王甦菁终于能用左手握笔写字了。但由于手抖写字慢,王甦菁每次考试都答不完卷。“眼看着那些题我都会,但是就是答不了,心里着急呀!高考成绩不好,就在老家上了电大。”